退役不退志!乌当区军地助力退役军人 开启就业创业新篇章
军人的“后院、后代、后路”问题一直都是军地重点关注所在,退役后就业没有技能傍身,创业不清楚市场需求等问题层出不穷,为此乌当区人武部联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如何扩宽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路径?是乌当区开展退役军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前,对于退役军人返乡后找不准定位、摸不清就业创业市场等难题,区人武部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只能多谈心、多沟通、多找人。如今,通过持续创新举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让乌当区有了更好的做法。
独木难支,孤掌难鸣。近年来,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辖区拥军企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协力通过打造“三大平台”、提供“三大服务”、实现“三大提升”提高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成功率和满意度。与此同时,还与区属部门建立用工导入工作机制优先解决退役军人就业问题,仅2023年以来,区城管局、区公安分局等部门先后提供辅警、巡查员等岗位70余个。
“我们通过结合常态化联系机制,开展大量的走访调研,围绕退役军人技能需求,打造退役军人‘技能培训超市’‘秒招’平台和‘打靶归来’平台,构建起了‘四位一体’就业服务体系。不论是刚退役的还是退役多年的退役军人,我们都全流程、人对人、点对点精准服务,真正做到了一个不漏!”负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王鹏说,除了就业,如今创业成为更多军人退役后的选项,如何实现军人退役后高质量创业就成了新的难题。
对此,2024年乌当区提出了“一园二库三体系”的新思路。将退役军人工作主动融入全区中心工作,以盘活现有闲置资产为切入口,着力构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多方协同+社会参与”为主要宗旨的全方位服务平台,不断健全完善建链、强链、补链功能,将相同或相近产业背景的企业和创业能手组织在一起,组成退役军人产业联盟,促进产业合作、推动企业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观溪路人武部的贺仕钢说:“我们通过军地联动,在全区范围内通过多种方式推进收集退役军人企业信息,开展助企纾困遍访工作,目前已经走访军创企业366家,促进了军地、政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我们还收集了辖区内“兵经理”“兵工匠”“兵支书”等有一技之长的退役军人作为带头人,构筑人才‘数据库’的同时,也提升了退役军人企业对人才的利用效率、核心竞争力、创新发展力。”
今年11月,为了让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更有硬实力,乌当区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技能服务型——农机操作手培训班在百宜镇百宜村火热开班,来自全区各乡镇的退役军人占了这个50人培训班的大多数。“先检查农机是否在空挡,挂好挡后慢慢起步。”“田间作业时,速度一定要慢……”围绕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培训班精心设计了“课堂授课+现场教学+实操”的全方位教学模式,确保他们能将所学知识迅速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做到学以致用。培训考核合格后,参训人员将获得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为他们开启新的职业发展道路。
近年来,乌当区高度重视退役军人的就业与发展,结合当地实际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加大对退役军人的培育力度,努力为退役军人打造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发展平台,鼓励他们在建设家乡的新战场上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