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这病高发!中医教您一招就能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南方,历来是泌尿结石较高发的地区,这于这一地区水质、气候、饮食习惯等都有很大关系。
一是相对于南方其他地区来说水质较"硬"。南方地区水系钙、钠等矿物质含量高,这样的"硬水",长年饮用就可能增加发病率。
二是饮食结构。南方地区的居民喜欢吃动物肝脏、大豆制品、鱼类海鲜,喝啤酒等。摄入过多,就会导致血液和尿液中尿酸含量升高,这些人不仅容易长结石,而且还会合并高尿酸血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痛风。
三是易出汗。南方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尤其是夏天人体大量出汗,假如水分补充不及时,就会导致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尿盐沉淀,这也大大增加结石形成的机会,南方泌尿系结石发病率高也与这个原因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中医如何看待泌尿系结石呢?又有什么中医独特方法排出结石呢?本期节目,邀请到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李源医生为您讲解中医"抗"石有妙招!
专家介绍
李源 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泌尿系结石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泌尿外科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泌尿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激光学组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医如何看待泌尿系结石?
西医中的尿结石主要是由于尿液当中的钙盐在泌尿系统之内出现了沉积,久而久之形成钙化结石。
而中医中的泌尿结石属于中医学"淋证""石淋"范畴,其病因病机与肾和膀胱最为密切,其原因主要是其肾气虚弱不能气化州都,致水结阻滞下焦气机,外感湿热或久食肥甘厚腻之品使湿热结于下焦,煎熬水液结聚成石。
《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 :" 诸淋者 ,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石淋者,淋而石出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 。这些都是明确提出肾虚、膀胱热是淋证形成的主要病因。
那既然是"淋证",是不是通淋就能排出结石呢?
并不是哦!如果过量服用通淋排湿的药物,不仅有可能排不出结石,还会引起肾虚。
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排石?
结石可以排出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结石所在的部位,另一个则是结石的大小和形态。
那么,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以后,我们就可以优先排出结石,不用做手术了。
利于结石排出的条件:
1、结石形态光滑;
2、小于6mm;
3、结石在移动(偶尔疼痛引起的痉挛,就可以说明结石在移动)。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结石引起了相关并发症或是双侧输尿管都堵住的情况,就不能选择继续排石了。
中药如何排石?
中医治疗结石主要讲究辨病辨证相结合,首先辨结石原因、大小、位置,中医上治疗石淋在通利膀胱湿热的同时,注重补肾,加强肾的气化蒸腾,促进水津四布而排石,总体以通利膀胱湿热,"通淋固本"的防治大法为基本治疗 。
前面说到光"通淋"会引起肾虚,因此我们就需要"固本",通过健脾补肾以助气化,可以加强排石利水作用。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用药是不同的,"通淋固本"常用的方剂主要是(黄芪、牛膝、金钱草、杜仲、威灵仙、甘草、鸡内金、威灵仙)在辨证结合辨病基础上,灵活加减治疗,选择好适宜治疗病例,多数患者均能排石。
注意:排石药方一人一方,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忌自行用药。
为什么要对结石成分进行化验?
结石成分不同,诊治的方法也不同。
如果您通过中药或者手术取出结石后,可以对结石成分进行化验,了解其成分后,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
哪些食物是结石患者不能吃的?
Q:结石是由钙组成的,所以不能吃肉蛋奶了?
A:长结石的人也可能缺钙,如果缺钙还是应该适量的食用牛奶,肉类补充钙质。
Q:结石患者不能食用海鲜、啤酒和动物内脏?
A:海鲜、啤酒和动物内脏是我们百姓所说的"痛风三件套",是因为这三样会让我们体内尿酸升高,因此有尿酸结石的患者应避免食用这三样食物。
Q:结石患者不能饮用咖啡、可乐这类饮品?
A:咖啡、可乐会促进新陈代谢,摄入过多有可能会导致磷酸类结石形成、复发。
Q:豆腐肯定是健康,结石患者可以多吃!
A:其实也不行!做豆腐时可能会添加石膏,含钙量较高,草酸钙和磷酸钙结石人群要注意。
Q:菠菜可以补铁,结石患者应该可以吃吧?
A: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钙,所以草酸钙结石人群最好避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