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数字乡村建设 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向玲慧 | 2022-12-30 19: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赋予了新使命、描绘了新蓝图。2022年1月,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表明“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既是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短板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谱写乡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重要环节。

产业智能化,为推动数字乡村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发展特色产业时,要紧密结合农村当地的资源优势,围绕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逐步推广数字平台建设,提高涉农数据的挖掘和利用率,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时效性,帮助农民在产业中做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其中在生产层面,数字技术可以应用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从产品动态溯源到质量监测,及时发现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营销层面,数字技术可以拓展农民销售渠道,以直播带货、线上商城、短视频等方式,售卖的农产品可以面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利用数字技术及时洞悉市场需求变化和产品价格变动,真正提高农民产业收入。

人才专业化,为推动数字乡村发展带来动力源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国家发展来说人才是第一关键位的,对广大农村来说人才也是至关重要的。数字乡村的发展离不开有专业技能的涉农人才,同时更要加大对农民数字化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数字乡村建设,享受数字时代红利,带动农民真正成为数字乡村的参与者、受益者。开展培训的内容要与农民的年龄相适应,比如面对中年人,也是村里劳动的主力人口,要根据不同产业发展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数字技能培训;面对老年人,也是对智能设备非常陌生的一代人,要培养他们学会使用最基本的操作和技能,帮助他们逐步适应乡村数字化的建设。

服务高效化,为推动数字乡村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伴随着数字技术在乡村的发展和应用,数字乡村建设在实现农民幸福美好生活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方面要聚焦农民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围绕提高农村生活品质,不断完善数字化治理体系,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要整合村景导览、网格管理、智慧党建、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群众交流、积分激励、商场助农等各类数字功能模块,构建数字乡村生活综合生态圈,为建设智慧美丽乡村增活力、添动力,从而更好地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