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绿色生态渔业的“变形记”——自然的馈赠

贵州画报 | 2023-10-18 15:56

绿色是生态发展的底色,大力发展生态渔业,是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的内在要求。

都匀市归兰水族乡杨梅树蛙类养殖基地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北侧斜坡地带,平均海拔110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贵州山川纵横、风光绮丽,数千条河流被群山环绕,气候立体多样,处处绿水青山,具备高品质冷水鱼养殖条件的地区星罗棋布。近些年,贵州省抢抓机遇,建成和新开工一大批中型水库,创造了良好的养殖环境。

镇宁冷水鱼养殖,鱼苗投放

贵州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全省鱼类资源232种,其中,濒危鱼类11种,贵州特有鱼类18种,主要经济鱼类44种,还分布有大鲵等珍稀两栖动物资源,是开展生态渔业养殖和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理想之地。贵州大宗水产品有鲤鱼、草鱼、鲢鳙鱼等,经济效益好的养殖品种有鲶鱼、鮰鱼、黄颡鱼等。

三板溪水库养殖基地

贵州省长度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84条,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赤水河获“中国好水”优质水源称号。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孕育了288种土著鱼类、58种本地保护鱼类、44种主要经济鱼类,另有大鲵、胭脂鱼等珍稀水生动物。

惠水好花红镇小龙鲟鱼养殖场

岩下娃娃鱼

贵州地下水源253亿立方米,化学类型以碳酸氢钙型为主,水质总体较好,以水温低于20摄氏度的冷泉为主,是冷水鱼养殖的重要水源,造就了鲑鱼、鳟鱼及鲟鱼等冷水鱼品种,其中鲟鱼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优良水质,低温成长,生长周期更长,鱼肉更加紧致细嫩,广受南来北往客人的喜爱。优质的水源孕育出原生态的鱼中“网红”——贵水黔鱼,作为贵州的新晋“网红鱼”,其系列产品亮相2020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深受好评。

年年有鱼

鱼池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近年来,贵州省在大力推进生态渔业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渔业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中的生态服务功能,合理确定湖库稻田投放鱼类品种、密度,实现了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一水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