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线丨音乐“闹”新春!上海交响乐团喜迎兔年

澎湃新闻 | 2023-01-20 19:29

1月19日,上海交响乐团“2023新春音乐会”如约而至。

在驻团指挥张洁敏的执棒、二胡演奏家陆轶文和钢琴家解静娴的加盟下,周天的《升华》、陈其钢的《悲喜同源》、 李从军的《李白》、俞极的《丝路·颂》等四部中国作品,将逐一奏响。其中,《升华》为亚洲首演,《李白》《丝路·颂》则是世界首演。

《升华》试图通过音乐来传达人在特殊时刻的情感——他们的恐惧、挫折、爱和对和平的祈望。对作曲家来说“这是一张来自100年前的音乐明信片”,乐曲仿佛在一声炮击后开始,在7分钟的时间内慢慢变得明亮,最后在充满希望的意境中结束。

陈其钢的《悲喜同源》是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指定的中国作品,作品的主题取材自古琴曲《阳关三迭》,曲谱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就,诗里有永别时的悲伤,也有奔向未知前路时的憧憬与喜悦。

该作最初是为小提琴与乐队而作,此番呈现的是作曲家改编的二胡和乐队版本。陆轶文不仅要拉常规二胡,还会不时换上低音胡琴——二泉琴,以拓宽低音音域,演奏难度大大增加。

李从军的钢琴协奏曲《李白》则是为纪念李白而作。作品以这位盛唐时期诗人为线索,分为“天马行空”“盛世唐朝”“羽化成仙”三个乐章,以表现作曲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赞美和颂扬。诗人饮酒后飘然陶醉、诗兴大发的场景,以及瑰丽动人的意境,将在谢静娴的黑白琴键上流淌而出。

青年指挥家、作曲家俞极创作的交响套曲《丝路•颂》,用三个乐章,串起“一带一路”的文化差异和风土人情,以音符跨越时空和国度,表达不同民族背景下共建美好生活的期许。

(本文内容来源“澎湃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实习编辑:宋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