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度佳节 京城博物馆推出七夕文化活动

中国新闻网 | 2022-08-09 10:24

中新网北京8月4日电 8月4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今年七夕,北京地区近20家博物馆推出29项文化活动。其中,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等将开放夜间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度过传统节日。

8月3日至5日,中国蜜蜂博物馆举办开蜂箱取蜂蜜和手工制作等活动,邀请情侣、夫妻共同开蜂箱取蜂蜜,品尝纯天然甜美蜂蜜,并在制作手工玫瑰花、爱心蜡烛、玫瑰蜂蜜皂中体验传统技艺,感受手工乐趣。

七夕节当天,北京艺术博物馆推出七夕“百纳成衣 机杼声声”拼布纺织体验和“锦上添花 机杼声声”刺绣纺织体验。其中,“花花对鱼 心心相印”拼布体验活动通过悠久的女红技艺——拼布,指导游客缝制一条有趣有艺的花花对鱼,表诉心愿祈福;“节气更迭·四季花开”刺绣体验活动则通过讲授传统刺绣针法,教游客刺绣出二十四节气时令花卉。

古代学子有农历七月初七拜魁星的习俗,以求金榜题名;未出嫁的女子有农历七月初七乞巧的习俗。8月4日,科举匾额博物馆举办“焚香乞巧拜魁星”活动,组织游客拜魁星、做袪暑香丸,体验中国传统非遗项目及习俗。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七夕当天延时开放,闭馆时间延长至晚上八点,观众可入馆欣赏先农坛的古建筑群,参观“中国古代建筑展”“先农坛历史文化展”和临展“一亩三分擘画天下——北京先农坛的耤田故事”。

8月6日,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举办“探秘中国传统文化·七夕节”和“点亮夜京城”活动,邀请游客通过制作贝壳手串和花束,度过温馨的七夕节。

七夕节当天,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七夕听园”线上文化活动,依托园林特色景观与展览陈列资源,将园林四季和代表植物文化与传统经典诗词结合,以四时与植物为篇章主题,通过古筝、二胡、萧、琵琶、笛子等传统民族乐器,结合舞蹈、朗诵、歌曲等艺术形式,烘托展现诗情画意的节日氛围。

此外,七夕期间,北京中国紫檀博物馆举办紫檀手串DIY活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设专场演出,北京郭守敬纪念馆举办七夕节公益音乐会,助力传统文化传播,丰富市民游客夏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