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县白塘村:冬瓜丰收订单旺 农文旅体融合绘就“甜蜜振兴图”

施秉县融媒体中心 | 2025-07-28 17:04

盛夏七月,瓜果飘香。7月24日,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城关镇白塘村冬瓜坝区接到2025年首批200吨冬瓜订单。走进坝区,连片的冬瓜田里硕果累累,一个个青皮冬瓜悬挂在藤蔓之下,整个冬瓜坝区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此同时,冬瓜加工厂机器轰鸣,深加工产品即将发往广东、云南、重庆等地;而施秉县音乐喷泉篮球场上,“冬瓜杯”篮球联赛的哨声和观众的欢呼声不时传来......从田间到车间,从农产品到文旅IP,白塘村正以冬瓜为笔,绘就一幅“产加销游”融合的“甜蜜振兴图”。

施秉县城关镇白塘村冬瓜坝区一隅

“今年冬瓜长势好,亩产量预计突破2万斤!”站在绿浪翻滚的冬瓜田边,白塘村党支部书记龙润金算起“丰收账”。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加工厂+农户”模式,白塘村300亩冬瓜全部采用错峰移栽技术,从8月持续供应至10月,既分散用工压力,又避免集中上市的价格波动。同时引进贵州农叔叔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冬瓜加工厂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带动200余人“家门口”就业。

运动员们在“冬瓜杯”篮球联赛赛场上激烈角逐 向天祥 摄

丰收的喜悦不仅在田间,更在热闹的文体活动中,7月11日起,施秉县音乐喷泉篮球场灯火通明,施秉县“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暨城关镇第三届“冬瓜杯”活动火热上演。35支代表队激烈角逐,为夺得今年“冬瓜杯”的魁首挥洒汗水。“冬瓜杯”篮球联赛让文体活动的“流量”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增量”,借力赛事热度,打造冬瓜品牌。白塘村村民刘大姐感慨道:“以前冬瓜只能卖刚打下来的鲜货,现在加工品、文旅活动一起上,我们收入都翻了好几番!”

瓜农正在修剪第三批次移栽的冬瓜藤,为下一批次冬瓜丰收做准备

从2020年试种30余亩到如今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白塘村的冬瓜产业已形成“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三链协同格局。白塘村不仅形成冬瓜加工链,还盘活闲置楼房发展民宿旅游链,利用冬瓜藤、秸秆等废弃物发展生物质燃料加工链。

施秉县城关镇白塘村冬瓜坝区上冬瓜长势良好

如今的白塘村,冬瓜挂满藤架,游客络绎不绝,篮球赛的欢呼声与加工厂的机器声交织成曲,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下步,施秉县白塘村将持续深化科技赋能、农文旅体融合、品牌引领,让小冬瓜做成“大文章”。(潘秀菊)

编辑 | 潘成婷

责编 | 杨静

编审 | 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