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25°的酱香新答卷:贵州贞丰打造北盘江流域“新酒都”实践观察

贵州广播电视台 黔西南 贞丰 | 2025-09-12 14:01

2025年9月9日,黔西南州北盘江酱香白酒产业成果发布暨招商推介会在贞丰县举行。作为贵州酱酒新兴产区代表,贞丰县正以“贵州酱香白酒另一极”为战略定位,通过引入外部企业与本地资源结合,探索出一条差异化发展路径。记者基于实地调研,梳理该区域酱酒产业的突破性发展成果及创新实践。

在贵州酱酒的版图上,赤水河流域产业集群声名显赫,而北盘江流域的生态优势与产业价值却长期是一座待掘的“富矿”。北盘江与赤水河同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这条山脉作为分水岭,将源自同一高原的降水分别送往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贞丰县年均16.6℃的气温、75%以上的相对湿度,与赤水河谷相似的自然生态环境,完美契合酱酒酿造的微生态环境;北盘江上游清冽甘甜的泉水,更是天然酿酒的稀缺资源。但受限于产业基础薄弱,这片“天生丽质”的土地始终未能绽放光彩。

2021年,带着对酱香酒工艺的深耕经验,从遵义而来的时代酒业团队进驻贞丰。面对新的环境,团队展开技术攻坚:在坚持茅台酱酒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针对北盘江区域特点进行工艺改良;从高粱品种的适配性筛选,到发酵温度的精准控制;从基酒储存容器的改良,到勾调比例的反复验证,每个环节都凝结着匠心情怀。功夫不负有心人,符合国家标准的北盘江酱酒终于问世,填补了区域产业空白。

此后,企业持续加码投入,总投资近3亿元打造年产5000吨酱香白酒生产基地,基地内12口传统石甑每日可产出基酒6000斤,所有基酒均采用陶坛陈化,确保酒体风味在时光中愈发醇厚。在品质管控上,时代酒业建立起“三道防线”:原料端通过色选、风选、手选三重筛选,剔除不合格高粱;生产中期安排专业技师对酒醅发酵状态实时监测,调整工艺参数;成品出厂前需经过理化指标检测与感官品鉴双重把关,车间工作人员雷喜说:“我们宁愿放慢生产速度,也绝不让一瓶不合格的酒流入市场。”

这份对品质的坚守,不仅让时代酒业的 “好日子”“酱生活” 两大品牌快速打开市场,更获得了行业权威机构的认可。

9月6日,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专门对 “好日子” 系列酒展开专业品鉴,协会专家团队从色泽、香气、口感、余味等多维度进行严苛评定,最终由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尚杰现场发布品鉴报告,并为 “好日子” 系列酒授牌。这份权威认证,不仅是对 “好日子” 酒卓越品质的肯定,更从行业层面印证了北盘江酱香白酒的酿造实力,为品牌赢得市场信任增添了重要砝码。

广东经销商林建静初次品鉴“好日子”酒时,就被其“大众化、亲民化、喝醉不头疼、空杯留香久”的特点吸引,实地考察酒厂后,更坚定了合作信心,如今已成为品牌在广东市场的核心推手;在河南、山东等地,“好日子”酒凭借稳定的品质,逐步进入餐饮、婚庆等消费场景。截至目前,时代酒业销售额已突破4800万元,产品覆盖全国多个省份,同时带动近200名当地群众就业,从“外来企业”成长为贞丰本土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北盘江流域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据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其中“牂柯江”便涵盖今日北盘江流域。更具历史价值的是,《史记》中提及由蜀地传入夜郎的“枸酱”,被公认为贵州地区酿酒历史最早的文字见证。此外,北盘江流域的考古发现进一步佐证——夜郎文化遗址出土了陶壶、陶杯、青铜觚等大量酒器,表明饮酒在古夜郎国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份深厚的酿酒文化底蕴,为当今北盘江酱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历史注脚。

在酒旅融合方面,贞丰县开创性地打造了“酱酒+文旅”体验新模式。时代酒业基地专门建设了参观长廊、体验式酿酒工坊和封坛纪念酒窖,游客可以完整观摩酱酒生产的各个环节,亲手参与调酒体验,并定制个人专属封坛酒。

企业还与当地旅行社合作,推出“北盘江酱香之旅”精品线路,串联双乳峰、北盘江大峡谷等自然景观与酱酒文化体验,形成“观光的同时懂酒、品酒同时游景”的特色文旅消费闭环。来自贵阳的游客张先生表示:“这种沉浸式的酒文化体验很有吸引力,不仅品尝了美酒,还了解了酱酒的传统工艺,不虚此行。”

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贞丰县量身打造的产业生态。县委县政府将酱酒产业列为“新型工业化”首要工程,创新推出“贞心贞意·贵人服务”品牌,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在项目落地阶段,政府为时代酒业开辟“绿色通道”,仅用3个月就完成生产基地用地审批;针对融资难题,政府主动对接金融机构,推出“酱酒产业专项贷”;为帮助企业打开市场,县领导多次带队走访外地经销商,协助对接行业展会资源。

贞丰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瞿麟表示:“针对一个项目,有一套班子、一个团队专门服务,坚决做到‘有事必到,无事不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

优质的营商环境,不仅留住了时代酒业,更吸引了更多行业资源向贞丰聚集。黔西南州遵义商会会长黄继海在品鉴“好日子”酒后,直言“酒品见人品”,计划在贞丰寻找更多合作机会;黔西南州女企业家协会会长窕忠琼提出“茶酒融合”思路,推动贞丰“茶旅+酒旅”联动发展。黔西南州饭店餐饮协会会长王文军在黔西南从业近30年,见证了黔西南州尤其是贞丰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他建议北盘江酱酒的宣传推广要注重文化挖掘。在9月9日的活动上,多家企业现场与时代酒业达成合作意向。

董事长胡永良描绘未来蓝图:“把产量做到年产5000吨,进一步和专业院校合作提升品牌,拓展不同消费市场,5年规划锁定全国180个主要城市,着力将企业做成贞丰酱酒产业的核心力量。”

北盘江酱酒产业实践,为欠发达地区转型升级提供示范:依托生态优势夯实品质基础,通过政务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创新品牌战略拓展市场版图。正如贞丰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杨舟顺子所言:“我们始终秉持‘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抢抓政策机遇,充分挖掘黔西南州酱香白酒产业发展潜力,让北盘江酱香成为贞丰的‘城市名片’,更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尽管取得阶段性进展,贞丰酱酒产业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全国性品牌影响力较弱,需持续加大消费者体验和市场引流;现有基酒贮存周期不足,影响市场布局;产区标准体系尚在完善中。但我们坚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北盘江酱酒产业必将迎来蓬勃发展。

从产业基础薄弱到形成完整生态链,在贵州省“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的发展方向、贵州酱酒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当下,北盘江酱酒的实践印证了贵州酱酒产业梯度发展的科学路径。该产区的成长轨迹揭示了后发地区产业升级的三条黄金法则:精准把握生态承载力边界、创新要素配置机制、构建差异化产品矩阵。这种立足资源禀赋的发展智慧,正为同类地区提供可复制的产业升级样本。

贵州台 王友兰 杨虹 韦英 金凤 杜相润 郭广波 罗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