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4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大会在关岭举行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4-07-04 15:59

7月4日,在素有“关山飞度,岭秀黔中”美誉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云贵高原道地药材关岭集散中心,召开了贵州喀斯特中药民族药野生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贵州省2024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大会、中国民族医(关岭)首届百医大会。

会议现场

此次大会以“保护中药民族药新质生产力资源,促进中医药产业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聚集优质资源,引进优强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推动贵州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壮大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决策部署,总结分析产业发展情况,研究部署基地提质增效、引智入黔赋能、招引龙头延链补链强链等重点工作,推进全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宣布贵州喀斯特中药民族药野生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并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荣誉校长张伯礼为中心学术委员会总顾问

作为全国道地药材主产区,贵州生态禀赋良好,药用植物种类丰富,数量居全国前列。截至2023年底,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803.07万亩、产量305.59万吨、一产产值299.7亿元。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三,产量产值居全国前五,49个单品种植面积超万亩,36个单品一产产值超亿元,天麻、石斛、白及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太子参和薏仁米等赢得全国市场定价权,已成为全国主要的中药原料供应基地。

会议强调,为实现中药材大省向强省的转变,聚焦关键领域,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单品培育,特别是天麻等特色产业,通过规模扩张、加工升级、市场拓展和品牌塑造,打造百亿级单品。同时,推进地方特色中药材的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加快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提升药材质量,构建道地药材优质优价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龙头企业,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巩固拓展产销渠道,借助中药饮片集采等机遇,建设产地交易市场和集散中心,完善仓储物流设施,优化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推动种植基地与制药企业、中医院合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选取试点村,通过多元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形成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会前,参会人员现场观摩了贵州喀斯特中药民族药野生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组培实验室、黔药源众鑫中药饮片厂、贵州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中心(种质资源圃)、关岭县中医医院、黄果树森林医养基地、断桥镇天门冬种植基地等,亲身感受了贵州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