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深度丨贵州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为“黔货出山”加速度

动静原创 | 2023-03-18 08:58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现代物流体系。现代物流,两头分别与生产、消费相连,也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

受到交通等条件的制约,过去,贵州物流体系相对传统,综合物流成本高于其他相对发达地区。近年来,贵州牢牢抓住历史发展机遇,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为“黔货出山”加速度。 

公路、高铁、航运完善 物流提速惠及更多群众

目前,龙里县的3万亩豌豆尖进入采摘尾声。清晨,湾滩河镇园区村罗英家的200亩豌豆尖地里,大家都抓紧采摘新鲜的豌豆尖。

上午10点半,豌豆尖离开地头冷库。70多公里山路,一个半小时,豌豆尖就到达贵阳机场,中午登机飞往香港,从采摘到登机,不到5小时。

罗英说,过去由于品质不高又很难保鲜,豌豆尖难卖好价钱。如今,由于产地仓储冷链保鲜设施最大程度保持了豌豆尖的鲜度,加上快速的物流,行情越来越好。

早上采摘的豌豆尖,当天就能空运到上海各大商超市场。价格可卖到30元至50元一斤,而卖到香港市场“两叶一芯”的豆贝,价格高到180元一斤。

这一季,罗英发往香港、上海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精品豌豆尖累计50余吨,销售额320余万元,吸引了400多位村民务工,支付劳务费110余万元。

公路、高铁、航运网络的逐渐完善,正在助力“黔货出山”加速。贵州已实现县县通高速,截至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368公里,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25个,已基本实现重点物流园区和重要物流基地全覆盖;相继建成贵阳至广州、长沙、昆明、重庆、成都等高铁,全面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大大缩短了至珠三角、长株潭、京津冀、长三角的时空距离。

在便利的交通基础上,形成了以贵阳贵安—安顺、遵义、黔南—黔东南“一核两极”物流枢纽,依托“一环七射”城际铁路网、“六横七纵八联”高速公路网、“一枢十支”的航空网等综合运输大通道,强化了物流网络的交互对接。

重启乌江航道 贵州大宗商品出海的新选择

近日,乌江岸边的贵阳市开阳港顺尔得码头,一艘艘货船整齐排列,等待装货。随后,它们将满载货物沿乌江,直达重庆涪陵,驶入长江。

乌江历来是贵州最重要的水上通道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乌江流域水电枢纽未同步建设通航设施,导致乌江断航。

在贵州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不遗余力的推动下,水运“短板”正在补齐。2021年11月16日,贵阳港开阳港区北上长江首航仪式启动,中断了近20年的乌江黄金水道再现舟楫来往的景象。

如今,乌江上轮船鸣笛声时时响起,货船越来越多。乌江是国家规划的高等级航道,贵州北入长江的出省水运主通道,贵州融入“成渝经济圈”、进入“长江经济带”的主要翘板。借助该航道,贵州可与更庞大市场结合,服务“黔货出山”,带动沿江产业振兴。

目前,乌江水运配备500吨级货船130艘,运力从2万吨提升到8万多吨。据统计,自乌江水运复苏两年多来,共发出货船近1500航次,运送货物超过65万吨。主要从乌江运至重庆涪陵白涛工业园、清溪工业园、丰都东方希望水泥厂等地,货种有黄磷渣、磷矿石、硅矿、重晶石、水泥熟料、磷石膏等。

水运成为了贵州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版图上一块不可或缺的“拼图”。截至目前,全省航道通航里程达3957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1000公里;省内共建设港口码头泊位507个,其中300吨级以上泊位111个,极大地降低了沿江企业运输成本,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 

山海携手 “家门口”买卖全球商品

3月9日,在贵阳国际陆港,汽笛长鸣,搭载着洗碗机、饮水机、无线路由器等货物的55个40英尺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贵阳国际陆港驶出,经阿拉山口境开往莫斯科沃尔西诺。

自2022年8月27日贵阳国际陆港正式开港来,贵阳国际陆港的枢纽功能正在显现。

最开始,在这里发出的只有几家贵州企业的轮胎、吉他,后面逐步扩展开来,加入的企业多了,产品也更丰富了。

作为全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贵阳综保区积极抢抓机遇,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盯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班列数量从每月2列临时计划到每月4列图定班列,开行线路由单一运输线路覆盖莫斯科所有站点,逐步延伸到欧洲腹地马拉、汉堡及布达佩斯。除中欧班列外,中老班列、黔粤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专列也在贵阳国际陆港融汇贯通。货物运输品类也日趋多元化,汽车零件、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越来越多的“黔货”通过中欧班列走向世界。

贵阳国际陆港实现了港口、口岸功能内移,到区即抵港,贵州进出口贸易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进行通关手续。目前,联通了中欧大陆桥、中老铁路、黔粤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大通道的枢纽节点,加入了连接欧洲、RCEP、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等区域,对外开放的门越开越大。                     

截至目前,贵阳国际陆港开行班列86列6064T。综保陆港建成运行后,直接拉动贵州外贸增长27个百分点,贵阳综保区进出货运量同比增长114倍。

按照规划,今年贵州将推动一批“走出去”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引进进出口额超5亿元的外贸型企业10个以上,招引落地一批加工贸易型企业,力争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元。 

谋划物流大格局

为提高物流流通效率,当前,贵州正在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网“补断畅卡”工程,预计到2023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超过8500公里,出省通道达27个;继续加快构建航空运输网络,在现有“一枢纽十支”的基础上,继续扩建、新建机场;继续加快推进水运航道建设,到2035年,全面畅通“北入长江,南下珠江”水运大通道,全省三级航道突破100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达5000万吨,基本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贵州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超过1600亿元,货运量达到11亿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降到12%左右。

优化以贵阳—贵安—安顺为核心,遵义与都匀—凯里为两极,六盘水、铜仁、毕节、兴义为区域性物流节点的“一核两极四节点”物流空间总体布局,打造全省内统外联、协调融合发展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省分别建成县域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县域商贸物流配送中心80个以上、乡镇商贸中心1450个以上、新型乡村便利店2万家以上。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茂春认为,随着贵州不断优化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干支配网络衔接畅通、构建多式联运服务网络等措施的推进,伴随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不远的将来,贵州拥有数字管理技术的物流企业将脱颖而出,逐渐成熟的物流体系将成为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部分信息综合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