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健康 | 日本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影响海产品摄入?你需要知道……

大健康事业部转载至广州卫健委 | 2023-08-26 17:58

北京时间8月24日12时,日本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

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储水罐

福岛核污染水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总量超130万吨,排海时间将长达30年甚至更久。德国海洋研究机构研究表明,自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将蔓延至全球海域。根据日方公布的数据,其采用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处理的核污染水,约70%没有达到排放标准,需再次净化处理。

 核污染水的排放 

 对于普通居民最直接的影响 

 就是日常食物的摄入 

核污染水排海最先影响的是海洋中的生物

危害有多大?

是否就形成了放射性污染食品?

首先,需要明确概念

 什么是放射性污染食品? 

放射性污染食品是指食品吸附或吸收外来的(人为的)放射性核素,使其放射性核素含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放射性污染食品对健康的影响 

放射性污染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比如,海洋中的一只沙丁鱼被污染,当它被银鳕鱼吃掉后,银鳕鱼也会受到污染,尤其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大型鱼类因累积效应,风险将更大些。

污染水域的海盐、海藻等水产包括制成品也可能存在被污染的安全风险。以此类推,整个食物链上的动物都将可能受到污染,包括吃了放射性污染食品的人类。

人体各器官组织都容易受到辐射损伤,尤其是淋巴组织、骨髓、胃肠上皮、性腺、肧胎组织对放射特别敏感。因为放射性核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的量一般较低,其危害应主要考虑慢性损害及远期效应。临床表现为对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的损伤和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公众应该如何面对?

食品放射性污染带给人体最大的危害是小剂量、长时间的内照射作用,人们无法通过肉眼发现被辐射污染的食物,只能通过仪器检测。

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2021年、2022年先后组织开展了我国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摸清了目前相关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的本底情况。

 监测结果表明——

我国管辖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总体处于历年涨落范围内。当前,生态环境部按照监控重点区域、覆盖管辖海域、掌握关键通道的思路,正在组织开展2023年度我国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后续将持续加强有关监测工作,及时跟踪研判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我国海洋辐射环境可能的影响。

因此,请关注我国环境、卫生、海关等政府部门权威发布,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不购买和进食受到辐射污染地区生产的食物,到日旅行不建议购买当地水产制品以及来历不明的食品回国馈赠亲友,以减少受污染食品摄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