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溪村

黔村百科 | 2025-01-20 16:09

阳溪村位于道真县阳溪镇南部,北与阳溪镇西坪村相接,东与龙台村相邻,南临河口乡,西邻三桥镇,阳溪村有汉族、仡佬族、苗族,以仡佬族为主占49.1%,苗族占27.6%。阳溪村历史悠久,古朴典雅,风光秀丽,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勾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

村落与田土、森林错落相间,互为衬托,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且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由于村庄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因此房屋大多依山就势而建,主要聚集区呈现靠山临水分布,且建筑多为坐南朝北。村庄建筑沿道路布局,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景观,形成“村—路—田”的空间格局,水系发达,多为山体渗水,沟谷凌霄河从村域西部穿过,河水水质较好。

本村无著名风景名胜,但是可供观赏的有清代四合院,四合院建造年代为清代,距今有约150年历史,建筑风格特别,既有西南传统的杆栏式结构,又兼具北方四合院围合形式。该院落占地近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建筑为木质结构,院坝为青石铺地,现保存完好。

文物古迹

勾氏祠堂:坐落于阳溪镇阳溪社区新龙台组的田野乡间,始建于清朝嘉庆十四年,即公元1809,距今有207年的历史,是阳溪镇现存唯一的一所宗祠建筑,勾氏宗祠占地500平方米,采用木石结构建造,传统四合院模式,经历时间的洗礼,建筑物多处受损,2004年勾氏族人组织了一次简单的维修,由于受损严重,此次维修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勾氏族人于2016年5月再次集资(14万元)进行修缮,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惠民桥:阳溪村南部有一座村民集资修建的桥梁,具体修建时间是2006年12月,在公路尚未完善前,该桥梁是当时人们从村南到村北的必经之路,现如今新道路就铺在了桥上。

非遗项目

高台舞狮

高台舞狮系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因借助普通农家饭桌搭建高台,并于其上舞“狮”而得名。“高台”木桌,多取七张、九张或十二张,总高10余米。搭台方式分“宝塔式”与“一炷香”两种。其顶上一张均取倒立方式,作“踩斗”之用。因“高台舞狮”起源于宗教神话,其雏形为戏剧。加之“目连救母”的神话故事,为其主要表演剧目,故一些地方,表演者中除四名配乐者外,有孙猴、和尚、雄狮(由二人顶戴用竹篾与彩布制作“狮皮”合扮)三个主要角色,且各以相应面具和服饰为特征。表演分地面和台上两大部分。地面动作有踩高桩、叠罗汉、翻拱桥、搭泥饼等,台上动作有鳌鱼吃水、倒上桫椤、节外生枝、遥视苦海、天外探天、天王封印等。动作极尽高、难、险、巧,目睹者无不叹为观止。尤其“踩斗”一节,“雄狮”于四只桌脚之上,昂首眺望或掉头理毛、俯首舔脚、飞腿伸爪,并旋舞一周,参拜四方,惊险达于极致,表演进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