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股市传重磅利好
今日,地产股暴涨!
5月15日盘中,万科涨超5%,招商蛇口涨超8%,保利地产涨7%。
万科债暴涨,其中“22万科07”盘中成交价较前收盘价首次上涨达到或超过20%,自今日13时16分47秒起实施临时停牌,于13时46分48秒复牌。
此背景下,市场流传两大利好:
首先,相关部门正在考虑一项计划,即让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购买尚未售出的存量住房。该方案可能会让银行提供贷款。需要注意的是,至今皆未见官方证实。
其次,今天还流传着一则涉及息口方向的消息:如果欧洲央行如期降息,中国央行可能会在6月份下调利率。因为,在欧洲央行之后降息可能会降低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今天MLF维持量价平稳,但若后续降息,必然会利好房地产市场。
近期,市场对于政府成立统一平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产收储的政策讨论不断升温。在调控地产结构性供需失衡的过程中,要较为“无痛”地解决出清问题,政府花真金白银、补足缺失的需求、降低库存是关键的一环。
东吴证券方面称,自 4 月初郑州打响住房以旧换新政策落实“第一枪”以来,多城地产商贷、限购宽松进入政策密集期,“收储”的线索与轮廓也逐渐“浮出水面”:一是收购的存量房可能用于保障房项目,达到政策组合联动效果;二是推进“以旧换新”离不开按揭利率、限购解绑解决堵点,后续可能会看到更多核心二线城市甚至一线城市加入宽松行列。
那么钱从何而来?东吴证券分析,中央财政可能是终极答案。
以郑州模式为例,通过政府平台收购二手房、撬动新房的模式确实颇具新意,但是在地方化债的大背景下,从哪获得收购二手房的“启动资金”是急需解答的现实问题——从银行或者央行获得资金可能都意味着地方政府要被迫加杠杆;同时考虑到央地之间“因城”协调的复杂性,可能由中央政府成立统一的平台是比较快捷和现实的选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来自钱的压力可能有点大,我们预计此次收储的资金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包括深圳、上海、广州花都、青岛、南京、济南、苏州、沈阳、重庆、佛山、宁波、郑州、南昌、福州、长沙、武汉、大连、淄博、丽水、襄阳、徐州、扬州、惠州、日照、温州、无锡、肇庆等在内,全国已有60余个城市或地区支持住房“以旧换新”。
各地住房“以旧换新”模式主要有三类:
一是房企、中介机构和购房者三方联动,购房者提前锁定新房房源,中介优先帮卖旧房;
二是鼓励房企或者国企平台收购旧房,旧房款项一般用来置换指定楼盘新房;
三是政府提供一定税费优惠或者购房补贴。
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灵活运用帮卖、收购和补贴模式,并对政策进行调整、优化和升级,武汉、开封和佛山等地统筹推出多种形式的“以旧换新”,以期实现效果最大化。
综合市场情况、各地公开信息和机构报告,目前各地住房“以旧换新”仍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部分地区购房者参与收购模式的热情较高,但国企收购规模整体不大;帮卖模式是最常见的形式,但这并没有解决当前二手房难卖这一核心问题,整体效果不甚理想;发放补贴是近几年楼市政策调控的常见手段,参考过往各地购房补贴、契税补贴案例,补贴模式对住房销售的拉动也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