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贵州非遗季|非遗展演,文化盛宴,“遗”起来狂欢
2023贵州非遗季“璀璨乌江寨·非遗嘉年华”进入活动第三天,今天小编将带你看看这场盛大的活动中,到底有哪些精彩的非遗表演?
打铁花——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据传,铜梁打铁花的起源宋代,鼎盛于明清。经过七百多年的发展,“打铁花”这种民间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已成为铜梁区重要文化品牌和旅游名片。
260岁的“狮子”、65岁的老人、第七代传承人……这些元素带你在乌江寨遇见非遗的融合创新表现形式。最近在北上广大火的戏剧《狮王》将在26号—28号在乌江寨进行现场呈现,通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神态演绎的舞台剧故事,诠释非遗与戏剧的跨界融合。时年65岁的第七代传承人杨敬伟老师,将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纸坊太狮倾情敬演。白纸坊太狮凶猛粗犷,具有鲜明的中国民间“北派”舞狮特征,是北派舞狮艺术的突出代表。
狮王
安顺地戏,贵州省安顺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0日,安顺地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顺地戏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唱,是无乐器伴奏的说唱,不分行当,只有男女角色之分,没有男女声腔之分,由剧中角色边说边唱边交待剧情。舞,实则为“打”,是表现战斗场面的对打格斗。
安顺地戏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依族八音坐唱伴奏乐器通常是牛骨胡、葫芦胡、刺鼓、箫筒、小马锣、镲、包包锣和月琴等8种乐器同奏,再伴之以演唱,之后又加入唢呐、木叶、勒优,使得表演更具感染力,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民族说唱艺术形式。
布依族八音坐唱
傩戏(德江傩堂戏),贵州省德江县传统戏剧,2006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德江傩堂戏又称傩戏和傩坛戏,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是囊括傩仪、傩歌舞、傩技、傩戏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原始剧种。
德江傩戏
皮影戏(河南)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皮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皮影艺术集中了剪纸、年画、窗花、雕刻等多种手工艺术手法,以镂雕为主,结合传统的绘画线描形式,刀凿并用而完成。
你以为这就完了?
精彩可不止于此!
前方高能,一大波精彩演绎持续袭来!
木偶戏(浙江)
侗族牛腿琴歌
彝族铃铛舞
黔北摘菜调
侗族大歌
“璀璨乌江寨,非遗嘉年华”最全非遗表演节目单奉上,快来一起感受非遗盛宴,精彩不容错过!
记者:候芷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