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20打通路旅融合“最后一公里”

2023-08-21 17:03

“这个桥我们修建的时候采取‘旧桥建新拱,新拱拆旧桥’的方式……”

在320国道花鱼洞大桥上,贵阳公路管理局高级工程师秦瑜正在给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介绍花鱼洞大桥的修建特点。

花鱼洞大桥,320国道清镇境内的一座提篮式拱桥,凭借独特的设计修建工艺,成为了研学游的热门打卡地。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每个假期都会带学生来此参加研学活动。

教师 向程龙

该校教师向程龙说:“这座桥荣获了古斯塔夫·林德撒尔项目奖,在世界桥梁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贵州是世界桥梁的博物馆,我们把课堂搬到现场,带着我们的学生学习桥梁工程的知识、感受桥梁精神。”

通过花鱼洞大桥,沿着320国道继续前进来到了大冲村。凭借靠近市区的优势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这里吸引了许多贵阳乃至成都、重庆的游客。目前,大冲村有民宿和农家乐近30家,去年,村集体经济超200万元。

里查里诺酒店主理人张秋霞告诉记者,由于酒店紧邻320国道,到贵阳机场、贵阳市区、清镇市区都非常方便,再加上夏天凉爽,大量外地客人都选择来此避暑。

重庆游客 彭洪利

彭洪利就是来大冲村避暑的重庆游客。今年,她和几个闺蜜准备在大冲村住上一段时间,感受这里的慢生活。

320国道上的芦荻哨村,全村有一半以上人家都种有葡萄。眼下,正是葡萄收获的季节,国道为当地农旅一体发展,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贵州智联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今年在芦荻哨村种植了290亩阳光玫瑰,产值预计可以达到400万元。也是因为320国道,不少游客来到果园采摘,这里的葡萄也通过320国道卖到了全国各地。

据了解,省内近百条国省干线为沿线旅游、乡村振兴,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近年来,为进一步助力沿线旅游和农副产品运输,贵州在所辖国省干线上开发了多条文旅游、研学游、亲子游路线,并对公路绿化与沿线自然景观、地域文化进行融合提升。

贵阳公路管理局局长 杨刚军

贵阳公路管理局局长杨刚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公路为纽带,我们把路旅、文旅、农旅一起来考虑,以公路来拉动旅游融合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完善服务设施,提升路旅融合功能,比如充电桩的建设,规划农副产品交易区,让沿线的老百姓在路旅融合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