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安顺:水果产业“硕果累累” 乡村振兴“活力满满”
清晨,镇宁自治县六马镇的蜂糖李基地已是一派繁忙。果农们穿行在缀满金黄果实的李树下,手指翻飞间,一颗颗饱满的蜂糖李被小心摘下,装入特制的果筐。"现在订单多得摘不完,果子还没下树就被订走了!"果农陈绳勇擦着汗,脸上却笑开了花。他身后,满载蜂糖李的货车排成长龙,即将发往全国各地。这忙碌而喜悦的场景,是安顺水果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镇宁蜂糖李
黔中腹地的安顺,以其独特的"立体气候"禀赋,悄然孕育出一座水果王国。高差悬殊的地形造就了多样的小气候,为果树生长提供了天然的"定制空间"。2024年,这座"立体果园"面积已达94万亩,总产量突破57万吨——从酸甜的李、桃、柑橘到珍贵的蓝莓、枇杷、樱桃,再到引入的热带风情芒果、火龙果、百香果,二十余种水果在此共生共荣,谱写着自然的丰饶交响。
安顺围绕"特"与"优"的深度耕耘全面展开:发掘本土珍稀品种潜力,同时敞开怀抱引入域外良种;科学规划,让每一片土地找到最适宜的果树;完善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打通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市场导向下,无声的"擂台赛"拉开帷幕——蜂糖李以其独特风味脱颖而出,与柑橘、蓝莓、枇杷、樱桃为辅的5种水果成为安顺的重点水果,撑起了产业脊梁。
蜂糖李产业
在安顺的水果产业中,蜂糖李无疑是那颗最耀眼的明珠。它不仅是安顺独有的味觉名片,更成为撬动数十亿产值的"黄金产业"。2024年,安顺蜂糖李种植面积达34万亩,销售额飙升至38亿元。其果肉细腻如蜜,离核爽脆,征服了无数挑剔的味蕾,常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镇宁蜂糖李"的金字招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熠熠生辉。它囊括了"全国优质李金奖""中国农业品牌"等国家级重磅荣誉,成功跻身"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并强势入围"贵州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这枚小小的李子,已从深山走向世界,销售网络遍布全国,甚至漂洋过海抵达海外市场。
蜂糖李的光环之外,安顺的水果版图色彩斑斓、活力四射。
蓝莓产业 桂传念 摄
在紫云自治县,1.6万余亩蓝莓陆续迎来上市。这里的蓝莓种植品种丰富,有奥尼尔、莱格西、密斯提、灿烂等10余个品种。"紫云蓝莓"凭借其优良品质,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为了延长蓝莓产业链,紫云自治县引进年加工蓝莓鲜果3000吨的精深加工企业,开发出蓝莓酒、蓝莓汁、蓝莓果干等系列产品,大大提升了蓝莓的附加值。
梭筛桃
在普定县定南街道陈堡村,万亩梭筛桃成熟上市,吸引了大量采购商前来下单。梭筛桃果实饱满、色泽鲜艳、口感鲜美,在市场上十分畅销。果农陈发昌说:"这几天是最忙的时候,每天都要忙着采摘、分拣、装车,虽然辛苦,但看到桃子卖得这么好,心里特别高兴。"陈堡村通过发展梭筛桃产业,村民们的收入大幅增加,村庄面貌也焕然一新。
在关岭自治县新铺镇大盘江村,400亩瓜田绿意盎然,圆鼓鼓的西瓜隐匿在藤蔓深处,于骄阳下闪烁着墨绿的光晕。此间栽种的西瓜,糖分醇厚、口感绵密、汁水丰沛、果型周正,在市场中备受追捧。瓜农吴龙介绍:"我家种12亩'黑美人',亩产稳超8000斤,按批发价算下来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据统计大盘江村西瓜总产量达350万斤,按均价每斤1.2元计算,预计带动农户增收300余万元。西瓜产业不仅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还带动了运输、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关岭断桥枇杷 高智 摄
此外,西秀区宁谷镇的黄桃、镇宁自治县六马镇的芒果、普定县补郎乡的猕猴桃、平坝区羊昌乡的李子等水果也将在这个夏季陆续上市,不断丰富市场供应,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果实,连同蜂糖李一起,共同构筑了安顺水果的"品牌高地"。目前,全市已有"镇宁蜂糖李""镇宁樱桃""紫云蓝莓"等9个精品水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12家农业企业的草莓、猕猴桃等10个水果种类成功申报绿色食品。它们如同闪亮的勋章,彰显着安顺水果的卓越品质与独特基因。
累累硕果,最终沉淀为乡村沃土上满满的活力。安顺水果产业的崛起,成为驱动乡村振兴最强劲的引擎之一。在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牵引下,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深化。一批深加工企业应运而生,将鲜果转化为果脯、果酒、果汁等高附加值产品,大幅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与利润空间。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则像一条条"高速路",确保安顺的鲜美滋味以最佳状态抵达远方消费者的舌尖。
工人分拣蓝莓 姚福进 摄
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如今纷纷被家门口的"甜蜜事业"召唤回乡。他们在果园里学习现代种植技术,在电商平台上开拓销售新路,在乡村旅游中寻找增值空间。蜂糖李核心产区镇宁六马镇的变化尤为显著,致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丹介绍:"产业兴了,年轻人回来了,乡村就有了主心骨。新房多了,小汽车多了,更重要的是大家脸上的笑容和干劲更足了。"水果产业创造的稳定就业岗位和可观收益,正实实在在改变着千万农户的生活图景,让乡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内生动力。
与此同时,安顺还积极探索"水果产业+旅游"的发展模式,打造了一批水果采摘园、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每到水果成熟的季节,游客们纷至沓来,体验采摘的乐趣,品尝新鲜的水果,感受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提升了安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了水果产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融合。
镇宁樱桃
硕果压枝,是大地对勤勉的回响;活力奔涌,则是振兴路上最动人的节奏。行走在今日的安顺,从蜂糖李的金黄海洋,到樱桃的点点红霞,再到蓝莓园的静谧深蓝,一幅以水果为笔、以产业为墨绘就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展。
编辑:李丽莎
校对:张家晨
二审:吴 丹
三审:朱平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