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空间·人物志丨刘雅瑟——99%的选择都是我自己做的
2022年7月17日,演员刘雅瑟凭借电影《智齿》,获得香港电影第四十届金像奖影后,成为第9位获此殊荣的内地女演员。
出席颁奖礼的她,用粤语和普通话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最后,像是对自己喊话似的,她说:“我没有哭。”新闻出来后,一部分人的反应是,她是谁?另一部分人的反应是,原来经历了这么多之后,她走到了这里。
刘雅瑟本名刘欣,出生在1989年,今年33岁,却已经出道17年。2004年,她15岁,参加湖南经视的《明星学院》。17岁,她出演了首部电影《十三棵泡桐》,饰演叛逆的高中生何风。这部电影拿下第十九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但始终没有在院线上映。
那之后,她在这个圈子时隐时现。她又参加过两次选秀,但没有获得过高的关注。她也出演了一些配角,直到2012年,她饰演《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的朱小北,生活的另一面才有机会讲述。
她带着一条拉布拉多犬,交不起北京的房租,辗转住在朋友家里,买不起狗粮。没戏拍的时候,她会去一些饭局,不说话,就观察来来往往的人,“去和不去都在浪费时间”。如今,这些以为被浪费掉的时间,在她的身上留下痕迹,也给她的角色带来了一种特殊的质感。
让她获奖的电影《智齿》,拍摄于2018年。是她坚持要和导演郑保瑞见面,最终拿下这个角色的。她所饰演的王桃,是一个“没有社会身份的人”,曾经自毁自弃,最后还是要挣扎着活下来。
《十三棵泡桐》里的何风
刘雅瑟是在拍完她的第一部电影后,才决定要当演员的。那一年她已经参加完《明星学院》。她知道有一年制的演员进修班,就去了北京。别人问她出去干吗呢,她就说:“我去学习。”
雅瑟运气很好,真的是在那个学校被选中的。副导演来学校,每个班级挑选几个人,录视频,自我介绍。当时班上六七个小孩被选去见导演,导演就让她读一段台词,读完之后就走了。
又过了几天,五一放假了,雅瑟就回老家了。那个时候她也没有手机,不知道制片人从哪里找来她家里的电话,打给她说:“导演还想再见你一面。”雅瑟说:“我不去了,放假呢,如果我去见了你们,你们又没有选我的话,我不还得回来嘛,火车票挺贵的。”
那个制片人就说,导演真的想再见一面。她说真不去了,真的好不容易放假。制片人就说:“那就选你了。女一号。”雅瑟说:“你确定吗?你别骗我,去了你又不选我了。”他说:”确定了,来吧。”雅瑟就真的收拾好行李去了北京,然后就跟着他们一起去四川进了组。
拍完之后到10月,导演带雅瑟一起去东京电影节。她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自己演的戏。那一刻有莫名的兴奋满足感,比站在舞台上的成就感更大。看完电影之后全场都在鼓掌。那一刻的掌声让雅瑟觉得比她站在舞台上听的更响亮,因为他们都坐在她旁边替她鼓掌,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她是谁。
这种感觉好神秘。
《致青春》里的小北
2009年,雅瑟住在北京的通州,带着她的狗去老家的一个校友姐姐家住,她交不起房租。参加唱歌选秀比赛又没有钱,北京一个月的房租是她妈妈一个月的工资。那是她最难的阶段,连一只拉布拉多,都被她养得可瘦了,都没有营养。
在拍《泡桐》跟《致青春》的中途,雅瑟还拍过一个戏,她从来都没有提过,因为那不是一个很好的经历。那是2010年接的电影,《戒烟不戒酒》。不是因为很想要演,而是很需要挣钱。然后又过了三、四年,才有《致青春》。所以对雅瑟来讲,她觉得那几年都在浪费时间。
2011年,雅瑟尤其想放弃了。当时她的表姐在北京工作,她租了一个房子,雅瑟就有地方住了。可是姐姐要离开了,她就没有地方住了,那怎么办呢?
北漂那几年雅瑟搬了10次家。大家觉得她年纪还小,那些哥哥姐姐还愿意带她玩耍,还愿意给她做饭吃,让她住在他们家里。后来,她长大成人了啊,已经20好几了,不能继续寄宿在别人家了。当时,她觉得已经撑了七年了,很久了。
那年11月,雅瑟接到了《致青春》副导演的电话,见到了导演,就把她定下来了。拍完《致青春》后,她签了公司,谈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你得每个月给我预支一万五,我挣了钱就还你们。
因为她要租房子,她要生活。那一年雅瑟23岁,要当一个大人了。
《智齿》里的王桃
签完公司雅瑟觉得找到了安全感,有人管她了。那时候雅瑟是青春期,不知道自己会长成什么样子,她很怕自己变坏,就把名字改了,从刘欣改成了刘雅瑟。因为刘欣这个名字很常见,她不希望百度上搜索她的名字是找到别人的。她想要她的名字就是她的东西,雅瑟很要强的。
拍了《致青春》之后演了《等风来》《匆匆那年》,也都还是电影中的一些小角色。那个时候雅瑟很迷茫,也很害怕和焦虑,因为自己慢慢长大了,很多新人出来,网络一下这么发达,流量时代到了,所以她也想去尝试电视剧。中间有两年是她自己跟经纪人开工作室。可是那几年就变成了资本时代,要经纪公司投资项目,用自己的艺人。所以又到了要做选择的时候,她演了唐人的电视剧,唐人就要签她,她想着唐人本身是有制作戏的,就去了。
很长一段时间,雅瑟感觉非常别扭。拍电视剧、网络大电影,上过综艺节目,什么类型都尝试过了。她给自己找的借口跟理由是,人生嘛,多尝试,也没有不好。
《十三棵泡桐》里的何风,《致青春》里的小北,还有《智齿》里的王桃,她们身上都会有一种失控,有一种疼痛感。很多人说,你看这个演员只会演这种类型的戏。雅瑟想说:“不是我要选择这么演的,导演选择的。导演今天跟我说不要这么演,我一定就不这么演了,我可以变化。”
雅瑟其实是一个不会模仿的演员,也没有四年表演学习的基础,没有老师教会她一些技巧,恰巧她拍的第一个电影的导演不需要技巧,希望她是纯天然的自然反应。所以这就让她觉得演戏是靠感受的,是靠体验,技巧可以通过实践积累一些。
用本能去演戏,好处就是能够跟角色贴近一点,坏处就是挺伤身体的。拍《智齿》的那段日子,她每天洗澡,发现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伤痕。这是没有办法控制的,这个角色就是需要这样。那些演员都很手下留情,可是雅瑟跟他们说,镜头拍得真的很近,拜托他们打得真实一点。而且只是皮外伤嘛,只是用一些木棍、胶棍来打,虽然有一些疼痛感,但是不至于出血的。
现在回想《智齿》的拍摄过程,雅瑟最先想到的画面应该是她躺在病床上拍的那场戏。那是在快杀青的时候拍的,躺在病床上,感觉被掏空,一个演员的演艺生涯能够为一个角色付出这么多,掏空全部,雅瑟觉得就算之后不拍戏,一切也都很值得。
而对于她自己来说,她很不想结束,结束之后回到现实,她不知道下一个工作在哪里。
很多人觉得,雅瑟经历了这么多,怎么才33岁,觉得她的生活很丰富。但其实她每一年干的事情就那么多,她觉得自己的生活还挺简单的,她说自己身上天真的部分占60%,成熟的部分占40%。成熟的部分是她的事业,天真的部分是她的生活。
雅瑟一直想老了之后,一定要回老家衡阳。因为她妈妈在那边,出来漂泊了这么久,只有那个地方有自己的亲戚朋友。外婆和妈妈教给她的,就是坚强。
现在外婆80多岁了,已经一个人生活30多年了,她没有跟子女住,一直到现在都是靠自己一个人生活,她一只眼睛看不见了,腿脚也不利索,但她还是自己做饭,自己搞卫生,自己买菜。她就是坚强,而且也承受得住寂寞孤独。
雅瑟妈妈很孝顺,她一直都觉得自己妈妈这么孝顺,那她生的女儿怎么可能不孝顺呢,所以老了一定要回去照顾她们。而且她从来都没有想过可以在北京买房,也没有想过会飞黄腾达。她觉得老了之后,还是想回到老家,她喜欢那里。
我觉得我身上最好的故事是,我当然也遇到过很多需要感谢的人,但是每一个选择都是我自己做的。我从离开家之后,走到今天,99%的选择都是我自己做的,我很感谢我自己,依靠自己,长成了一个现在这样的我。这也是我最骄傲的地方。
——刘雅瑟
我们所触碰的惊艳都曾被平庸历练……我们所见到的每一个人耀眼的时刻都是踩着刀尖走过来的……
——小可
文本参考:《人物》——刘雅瑟 刺猬的选择 作者:戴敏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