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茅台 | 还是记忆里的味道

综合广播 | 2020-08-25 15:45

还是记忆里的味道

还是记忆里的味道

00:00 / -

主持人:品味茅台,品读酒中故事,回味酒之文化。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收听《品味·茅台》,我是静宜。

时光匆匆而过,一路走来,我们总会和很多美好的人、事、物相遇而相知。岁月轮转,他们早已成为刻在心底的记忆,无论过了多久,回想起来,依旧是心里最深的记忆。

今天的品味茅台将为您讲述一段与2015年茅台酒股份公司重启的茅台酱香酒核心品牌——贵州大曲有关的故事,让我们一同走进《贵州大曲,还是记忆里的味道》。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宿舍六个男生来自五湖四海,大家平时都是忙于学业,过着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圈子都很小,没有几个人。大三那一年,宿舍的周宇提议

“要不今年春节大家都提前返校,带一瓶最地道的家乡酒,聚一聚。”

“这个主意不错,就这么定了。”

“好。”

大家一呼百应。

那时候的火车不像现在这样拥挤,摩肩接踵。我们回到学校的时候,学校好像还没有苏醒,图书馆前的腊梅花暗香浮动,如梦似幻。我们找到学校附近的一个饭馆,六个人,六瓶酒。老六家是贵州仁怀的,他带来的是一瓶贵州大曲。那时候的我们对酒没有概念,倒是咀嚼了不少关于酒的诗,什么“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觉得酒是渡人的桥梁。

一瓶酒,每人分一杯羹,酒不盈杯。大家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最初大家还斯斯文文,一杯酒下肚,就觉得腻在一起了。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一个道理,男人之间就差一杯酒的距离。因为一杯酒,两条各自流淌的河流就有了交流。我们从这一杯酒出发,思接千载,神游八荒。这杯酒让我们打开了心灵的最后一扇窗,每个人都成了一个话匣子,以他们为镜子,我发现其实我们大家都是性情中人,像一座座酝酿中的火山,豪情满怀,激扬文字。转眼之间两瓶白酒就见了底,大家的兴致也渐渐高涨起来。

“老六,先把你带来的贵州大曲打开。”

“好!”

轮到贵州大曲了,瓶盖一打开,顿时一股奇香缭绕在鼻翼,招之即来,挥之不去。

“这味道,真香!”

我们都迫不及待地呷了一口,只觉得喉舌之间有旋转的舞步,春风十里。味厚而足,回味甘冽,余香绵长。好像贵州大曲中藏着一个山水世界,当你金樽在手,即是把它徐徐释放出来,犹如展卷览阅,曲径通幽,臻于佳境。我们啧啧称赞。刚才还是如牛饮水,现在情不自禁都放慢了步伐,浅斟慢饮起来,书云:“唯爱情和美食不可辜负。”琼浆玉液亦是一例。连送菜的饭店老板都经不了诱惑:

“你们这是在喝什么酒,怎么这么香,给我也来一口!”

“好,李大哥。这是贵州大曲,我们家乡生产的。”

“确实是好酒。”

他是翻过筋斗,见过世面的人,话自然可信。你从他的表情也看得出来,这酒让他瞬间燃烧起来,好像有光照到脸上。等贵州大曲空瓶了,再喝其它的酒,顿觉寡淡了许多,似乎被抽离了骨头,风扶病柳,恹恹无力。幸好,情调还在。对于聚会而言,它是一味最好的佐料。那天的酒,我们没有喝完,但我们都醉了。

我们走在阒无人迹的大街上,天地清旷,如水空明。万家灯火只剩下了寥落的几颗星辰。突然远处一粒烟花冉冉升起,它在努力爬升,像春天的一株嫩草,继而炸裂开来,天女散花,赤橙黄绿青蓝紫,涂满整个天空。我们都静了下来,欣赏这美景。并且感觉到一种青春的忧伤顺着脚踝爬上来。

从那以后,我们宿舍的六个人就亲如一家,抱成一团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们找个理由就聚在一起了。

“喝来喝去,我还是觉得老六带的贵州大曲最好喝。”

“我也这么觉得。”

“那以后我每次放假回家回来都给大家带上几瓶!我们贵州,就是一个酒坛,那里的水随意掬一瓢就能酿出一杯好酒。”

“真的?以后有机会我们一定得去看看。”

“当然是真的,随时欢迎兄弟们来贵州。”

大学毕业后,我们都回到了故乡,只能鸿雁传书。我常常怀念贵州大曲的味道,好像吟哦在唇齿间的一首唐诗宋词,风流蕴藉,缱绻不已。是我太“择善固执”吗?还是在走向社会后,发现人性不是我想像中的单纯。

有一天,老六在信中说,贵州大曲不再生产了。我突然怅然若失,如丧考妣。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所以说相忘于江湖是最好不过的结局,但我却固执地想把每一朵浪花记起。当一种味道感动了你的胃,就会融化为乡愁,“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于是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它背在行囊中,成为你的根,也成为你的阳光。贵州大曲就是这样,即便是我人到中年,经历了世事,有了些许薄凉,更是如此。

2015年的一天,我收到一个来自贵州的包裹,里面是一箱贵州大曲。包装更为精致了,这是老六给我的惊喜,他告诉我贵州大曲重新投产了。里面随附他手写的一首孟浩然的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往事历历,如在眼前。我发现骨子里的我们都没有变。就像我呼朋唤友品尝到的贵州大曲,还是记忆里那熟悉的味道。贵州已然成为我精神上的原乡,曲肱而枕,乐在其中!

主持人:品味茅台,品读酒中故事,回味酒之文化。主持人静宜向您问安。明天同一时间,继续与您《品味·茅台》!

稿件统筹:孙鹏祥

制作:龙静宜 梁克龙(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