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科技馆生命科学课《大脑的结构与功能》线下线上同步开讲

学习强国 | 2022-11-28 09:40

  11月26日下午,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贵州科技馆、贵州医科大学大健康学院承办的生命科学课《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在贵州科技馆三楼人与健康展厅开讲。活动旨在充分发挥贵州省科协与贵州医科大学签署的共建合作交流平台作用,培养我省青少年科学认知健康理念,全面提升科学素质,提高民众健康生活意识,助推贵州公众健康素养提升,有效推动科普助力“双减”工作。当天,有20名小朋友亲临现场参加了互动课,近万名网友通过直播观看了课程。

活动现场

为了让小朋友们能更好地理解课程,贵州科技馆特地把“课堂”搬到了展厅。课程开始前,大家就在科技馆李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展品“时空隧道”感受了大脑前庭的神奇“功能”。 

王敏教授正在引导小朋友们观察大脑模型

本期科学课由贵州医科大学大健康学院的王敏教授与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杨平教授共同讲授,老师们通过互动问答、趣味实验、模型讲解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脑的结构与不同区域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做个有趣的实验。一会儿会出现一些带有颜色的文字,请大家告诉我他们的颜色……”活动现场,小朋友们认真地回答着屏幕上出现的颜色,可随着屏幕上的文字的字义与其使用色彩不一致时,小朋友们整齐的回答就开始参差不齐了。“最后这张图大家回答的明显不够快也不整齐了。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大脑在辨别颜色的时候会受到字义的影响。”王敏教授通过实验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斯普鲁特效应。

小朋友们认真听讲并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杨平教授正在与小朋友们进行互动。

老师们生动而有趣的课程吸引着大家,也激发了“好奇”。提问环节中,小朋友们踊跃举手提问,除了来之前就有的疑惑,还有刚学的新问题。“老师,大脑‘褶皱’越多就越聪明吗?”“老师,大脑白天晚上都在一直运动吗?”……对于小朋友的问题,两位老师都尽可能用小朋友能理解的方式耐心解答。

小朋友正在向老师提问。

“我们希望探索一种既能与科技馆展品结合,又能拉近学者与青少年之间距离的科学课。通过课程体验、学者引领、科学家精神学习,达到提升我省青少年科学素养的目的。” 贵州科技馆展览部科普老师介绍说。

课程结束后,小朋友们又带着“好奇”观看了展厅内的其它展品。

据介绍,贵州科技馆将继续发挥科普主阵地优势,充分把高校资源转化成科普载体,积极探索教育、科研与科普的紧密结合,开展高水平特色科普活动,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