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贵州省“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事迹“云”推介展示:王焱刚
哪里有危险就到哪里去,都匀街面的“守护神”——王焱刚
王焱刚,男、1973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92入伍,2006年参加公安工作。1992年09月至1996年07月 在武警西安技术学院就读,1996年07月至2006年在武警贵州总队历任排长、中队长、参谋、教员。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刑侦大队任民警,2008年至今在都匀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任民警、中队长、副大队长、教导员、大队长。十余年来,先后荣获“贵州省我最喜爱人民警察”提名奖、“黔南骄傲”十大杰出人物、“黔南州十佳政法干警”,2019年7月,先后荣获“贵州省最美退役军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带领大队全体队员艰苦奋战荣获集体三等功两次,个人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六次。
身先士卒的“大哥”
2006年2月初,原任武警贵州总队教员的王焱刚向都匀市公安局毛遂自荐,表达自己想在一线工作的想法。经批准后,于2006年10月加入了该市特巡警大队,从此奋战在打击犯罪的一线战场。
“当时,站在我眼前的犯罪嫌疑人,浑身是血,提着20多公分的长刀,已经是杀红了眼,非常危险!我就想,我不上去制止,谁去?”
回忆起2014年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发生的那次灭门案,该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大队长王焱刚的双手一直紧握着。自己至今想起来都还是有些后怕。而这样的事,十余年从警生涯中,王焱刚面对过的,不止一次。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一年的365天里,特巡警们至少300天都在岗位上。每日至少20公里的行程,一年就是6000公里。而这6000公里,就是他的日常工作数据。
没有办公室的特巡警是一支特殊的公安部队,常年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民保平安。队里的200多人都亲切地称呼队长王焱刚为“大哥”。与王焱刚搭档了四年的都匀市公安局特巡警教导员屈亮,是王焱刚一手带出来的徒弟。
“我们把我们整个特巡警大队当成一个家,他就是我们的大家长。”屈亮回忆起自己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队长王焱刚事无巨细地指导着自己。对于屈亮来说王焱刚是靠山一般的存在。“他只要在队里,我就感觉很踏实。我跟了这样一个大哥,我真服!”
2014年8月27日,黔南州福泉市道坪镇英坪村发生一起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王焱刚按照上级指令,迅速组织了一支由26名特警队员组成的救灾工作队,支援救灾。
次日凌晨,倾盆大雨不停,落石落沙不断,雨情和泥石流瞬息万变,无法预测。王焱刚带领全体队员夜以继日地搜寻幸存者、挖掘遇难者,将受伤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这次救灾连续作战十三个昼夜,王焱刚及队员露宿荒郊野外、睡在地上,一日三餐吃干粮、喝矿泉水。这些天没有吃过一顿热饭、喝过一口热水,始终奋战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全力以赴的支援灾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光荣誓言。
谈及王焱刚,都匀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林荣向说到:“从他参加工作以来,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在对讲机里,每一天都能听到他在指挥调动特巡警、组织突发性事件,像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他用他的汗水,打造出铁的特巡警队伍,时刻保证着匀城百姓的平安。”
愧对家人的“孩子”
有加班需要时,王焱刚总是向中队长们强调:“我们再忙没关系,让同志们多休息,好好陪陪家里人。”
记者了解到,一样都是特巡警,一样都是家人。在考虑同事的家人时,王焱刚却极少有时间陪伴自己的亲人。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的王焱刚,因为工作的繁忙,很少能够顾上孩子的学习生活。在黔南州建州60周年安保工作中,王焱刚的妻子正在深圳生小孩,匆匆赶到岳母家只陪了妻儿3天,便立即返回工作岗位继续执行州庆安保工作。临近庆典前几天,他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9小时。
除了老婆孩子,王焱刚坦言,这辈子最愧疚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两个老人住在离都匀市有80公里的凯里市,老人从不埋怨儿子因为工作繁忙而没有归家,当身体不适时也常瞒着自己的儿子,让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当中。
这个在队里雷厉风行的大队长,谈及自己的父母时,像是一个犯了错的孩子。“这十年,对家人,我有愧;但对公安事业,我无怨无悔。”
平凡中的不平凡
在平凡中坚持,却成就了不平凡的荣光。在2016年贵州第三届“黔南骄傲”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经过初评筛选、网络投票评选、征求意见和专家评审,王焱刚荣获第三届“黔南骄傲”十大年度人物称号。
颁奖仪式上,组委会为王焱刚宣读了颁奖词:惩凶除恶,他冷若冰霜;扶危济困,他铁汉柔肠。一声令下,风驰电掣,十里剑江,护佑巡防。百炼成钢,警队挥汗如雨练兵场,长缨在手,守望万家灯火伴星光。短短的几句话,朴素的言语却道出了王焱刚不平凡的公安生涯。
据统计,十余年的特巡警,六万里路云和月。五次直面生死,累计参与围捕违法犯罪嫌疑人800余人次,亲自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00多人,参与各类抢险救援以及处置突发事件近100次、受伤6次。他头上的6个疤,正是他公安生涯中别样的勋章。
“从警以来,我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都匀零发案。而现在,才正刚刚起步。”王焱刚如是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2019年9月王焱刚同志在训练时不幸右膝受伤,软骨骨折,膝韧带撕裂。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突然爆发,形势日趋严峻。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王焱刚同志不怕辛苦,不怕危险,积极主动作为。在疫情当前,他临危不惧、靠前指挥、连续作战,始终奋斗在抗疫第一线,用勇气和担当守护城市的安宁,守护千万家的健康平安。疫情发生后,正准备请年假看病的王焱刚同志抛开请假条,写下请战书,第一时间投入到抗击疫情战斗中。他每天拖着受伤的膝盖带领队员积极开展街面巡逻防控和应急处突工作,24小时在大队战备待命,随时协助相关部门对疑似人员进行强制隔离,处置疫情期间突发的各类案件。
成立党员突击队 发挥先锋作用强引领
面对重大疫情,王焱刚及时召开会议,明确把责任担当挺在前,引领广大党员民辅警危难面前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成立了特巡警大队战时党员突击队。自己带头写请战书,并组织党员在党旗下重温入党入警誓词活动,作出“我是党员我表率”的承诺,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各个执勤卡点上。每天王焱刚亲自带领突击队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不仅参与值班备勤、督导防疫勤务安排落实,还深入各个执勤卡点及突发事件现场与队员并肩作战,鼓舞民警士气,用榜样的力量极大地提升了和激励全队队员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疫情防控和维护社会治安的斗争中去,生动诠释了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融身街面 化作城市“守护神”
“新冠”疫情防控一级响应以来,作为巡逻防控主要力量,王焱刚针对疫情防控需要,科学调配警力,充实街面驻警力量,每日安排多组巡逻警力在区域内开展巡逻,实现点上控得住、线上巡得密、面上防得牢,见警灯、见警车、见警察,切实做到严密严防严管。针对医院、隔离点等核心区域,加强周边的巡逻时段和巡逻密度,实行每日重点值守,确保秩序稳定。加强对过往群众自身防范意识的提示提,保证周边居民群众出行健康和安全,坚决防止出现群众聚集聚众现象。巡逻中,加强对街面相关牌照车辆和人员的拦检盘查力度,从严从细从实,做到逢嫌必查、逢疑必问,强化查控力度,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妨碍破坏疫情防控工作的违法行为,为维护良好治安秩序,百姓健康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防控就是责任 当最接地气的“逆行者”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要有党员冲在第一线,作为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冲在前,困难面前不退缩。”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20年2月10日凌晨,正在大队备勤的王焱刚接到指挥部指令,沙坝414医院有疑似新冠肺炎病人家属在隔离区闹事立即处置,接到警令后王焱刚立即带领队员赶赴医院。经了解,有一家5口人在414医院隔离治疗期间,情绪激动,不愿配合医生医治,影响了医院正常工作的开展。随后,王焱刚与医护人员耐心对其进行解释,最终,该家庭人员同意配合医院隔离治疗,成功消除了一起传播隐患。
2020年2月9日,都匀市沙包堡街道伯爵花园小区确诊一名新冠病人,王焱刚知道后亲自带领应急小组成员深入疫区一线开展巡逻、隔离工作,通过和小区居民交流、宣传稳定了小区居民情绪,保障了隔离工作的顺利进行。
2020年2月10日晚,沙包堡办事处工作人员在都匀市御庭苑大楼劝说一家外省籍人员到隔离区隔离过程中,当事人极不配合,处置存在较大风险。接到报警,王焱刚立即带领应急小组队员赶到现场,通过向该夫妇宣传疫情期间相关法律知识和耐心劝说,最终,该夫妇同意配合到隔离区进行隔离观察。
2020年2月15日13时许,都匀市新冠病毒肺炎定点医治点隔离病房报警称,有疑似病人在隔离病房闹事,接到指令后,王焱刚立刻带领处置小组赶到现场。经了解,隔离病房里面为夫妻两人,从外地回都匀后经州医院检查发现有咳嗽发热现象,为高度疑似人员,其中妻子有抑郁症,经常在医院大吵大闹,今天妻子抑郁症发作,和丈夫在病房中吵的不可开交,踢坏房门,并且半个身子悬空窗外要跳楼自杀。情况万分危机,王焱刚立刻组织队员穿戴防护装备,在医生的带领下赶往事发病房,因医院医生专用电梯检修,王焱刚不顾膝盖疼痛,走楼梯来到6楼病房,到病房后闹事夫妻看见警察过来回到病床上,但情绪十分激动,仍在吵闹。王焱刚立刻上前制止二人的吵闹,问明情况,对二人进行了安全检查,批评教育,二人也认识到了错误,表示全力配合医院的治疗,不再给政府添乱,给医院加压,处置结束后,医院的医务人员看着满身汗水的队员,感谢的说,多亏有警察支撑,保障他们开展正常医治工作,让他们更有底气战胜病毒。
众志成城 细节中展现大爱无疆
2020年1月22日晚上,大队突然接到核查武汉籍旅客入住的指令,为确保查缉组的安全,在全市已无口罩可买的情况下,王焱刚主动拿出家中老人小孩备用的50个口罩,保障了接警工作的安全开展。
2020年2月10日,王焱刚带领队员在人民广场巡逻时发现一名老年妇女未戴口罩活动,王焱刚立刻拦停老人进行劝告,老人说她已经多日未出门,家里已经没菜吃了,想买口罩,到处都没有卖的,只好冒险不戴口罩去买菜,自己心里也是十分的担心,了解到情况后,王焱刚把他自己备用的口罩拿给了老人,并对她进行了防范教育,赢得了周边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战“疫”为人民 热血铸警魂
2月份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街头、医院行人寥寥,献血的人群骤减,使得黔南州血液中心部分血型血液供应出现了紧张的情况。得知这一消息王焱刚积极响应,在大队支部;立即发起倡议,鼓励和号召支部党员同志们开展义务献血,迅速得到了队员们的积极响应,并于次日全部来到献血中心,排队等候、测体温、手消毒、填征询表、间距等候献血。有着多次献血经历的党支部书记王焱刚坚定的说:“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特巡警每一位同志一直都坚持奋斗在一线,多年来,无偿献血已成为该大队的公益常态,因为近期新冠肺炎疫情严峻,警员轮流值勤很忙很累,但是大家看到党支部发出的献血倡议后,都主动请缨参加献血,他们都是好同志”。
用自己的担当 让大家感受到动力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很强,队员执勤过程中心里难免受到影响。为消除队员内心恐慌,带好特巡警这支近两百人的队伍,王焱刚早已牵挂在心,总在思考想办法全力做好全队民警、辅警的关心关爱工作。首先是给执勤队员最大努力配备防护装备。在当前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采购防护物资,全力保障一线工作。然后是每天督导内部安全,确保每日对办公、备勤、食堂区域和接处警车辆的消毒工作,减小病毒输入性风险。其次与队友同吃同战斗,时刻叮嘱队员注意自我防护,做好心理硫导工作,经常发些激励短信,鼓励参战民辅警等。最后通过各种办法尽力帮助队员们解决好工作家庭各种实际问题和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不经意的细节中展现大爱无疆,在王焱刚的带领下全队人员的心紧紧拧在了一起,在防疫战斗中忠于职守,不畏风险,迎难而上,充分发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坚决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这场硬仗的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