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闪评丨从深圳文博会看贵州文化产业的精彩蜕变

动静 | 2019-05-16 12:01

贵州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贵州正安是全国最大的吉他乐器制造基地?贵州率先在全国实现广电光缆网络省、市、县、乡、村五级全程全网全覆盖?......

本届深圳文博会,贵州展馆给参观者带来了许多惊讶,也极大地改变了外界对于贵州文化的既有认知。贵州不仅拥有山地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阳明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后发赶超的征程中,贵州文化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时代性更强,科技含量更高,产业属性更显著,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功能亦更加突出。

这种精彩蜕变来自于文化与发展的深度融合。此次赴展的多个项目,都和贵州目前正在实施的"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密切相关。茶产业及茶文化是贵州此次参展的重点,而我们知道,在贵州,茶叶种植给产茶区的百姓带来了诸多实惠,成了产业扶贫的标志性产业。正安吉他产业的异军突起,彰显了文化创新的巨大价值。这个"无"中生"有"的产业,成了正安的支柱产业,带动就业1.4万人 ,已有1200多贫困人口稳步脱贫,有效解决了农民就近就业的问题,起到了良好的产业带动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的文化自信。

这种精彩蜕变来自于文化与民生的有机契合。在文博会贵州展馆,有不少植根民生、惠及民生的项目。"一云、双网、一主三用"智慧广电新体系,不仅把广播电视节目送到了千家万户,还推出了远程问诊巡诊、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智慧警务、农村应急广播、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融合创新型业务。文产扶贫"千村计划",因地制宜建设文化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实实在在地让贫困群众成为了投入主体、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贫困县文化产品电商平台,以0入驻费、0保障金、0运营成本的"三0"优惠政策向深度贫困县和极贫乡镇覆盖,助推扶贫卓有成效。

推进高质量发展,文化生产力至关重要。文化是润物无声的精神力量,亦是促进发展的物质力量。而在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对于产业的粘合能力空前倍增,打破了产业壁垒,创造了新兴业态,带来了发展契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支柱性产业,始终紧扣时代主题,融入发展大局,切实服务民生,贵州文化产业的明天将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