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赋能城产人文融合发展交流会”在佛山召开

短视频短片委微信公众号 | 2024-09-20 12:53

9月11日下午,2024华韵视听大会“微短剧赋能城产人文融合发展交流会”顺利举办。与会嘉宾相聚历史文化名城佛山,针对微短剧与城产人文共话融合发展新机遇,探究联合创作新路径,发掘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中广联合会短视频短片委员会会长李金荣、中广联合会音乐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程矛为交流会致辞。

李金荣指出,微短剧的传播特点与地方产业人文发展相契合,二者的融合互动是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潮流的有益联结。同时他对短剧赋能城产人文融合发展提出几点期望:深挖地域特色,提升文化价值;促进产业联动、打造文化发展新生态;创新传播方式、拥抱新技术;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打造精品力作。

程矛表示,微短剧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在内容制作、技术应用、商业模式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打造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作品;应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创新突破,创作出更多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要与其他行业互促偕行,共同探索微短剧的产业发展路径。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会上还进行了佛山微短剧产业生态合作签约仪式。合作将行业协会、投资方、协拍平台和播出平台紧密相连,以期共建强大的产业创投链、精品传播链和行业交流链,进而产出更多以人民为中心的精品微短剧,推动佛山视听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广联合会短视频短片委员会秘书长张腾之,短剧编剧、导演石小琳,徐峥厂牌短剧机构联合创始人、精品短剧创作基地负责人杜闻伟,映宇宙集团副总裁兼执行总编辑黄琴,郑州星曼互娱文化传媒公司创始人丁伟康相继针对“市场现状、政策规制及趋势思考”“创作策略”“IP转化”“爆款之道”等议题进行演讲。

张腾之从对市场现状、存在问题、政策规制对微短剧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宏观梳理,并结合案例与数据对微短剧进行了阶段总结与特征提炼,铺陈开其内容多元化、平台扩张化、管理科学化的发展变迁。他特别提到佛山作为合作影视之都的潜力,以及“微短剧+”模式的发展前景,为未来微短剧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石小琳首先回顾了自己从传统影视跨界到微短剧领域的历程,分享了品牌合作的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在保持内容质量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面对市场同质化现象,她表达了对某些快餐式内容的担忧,立志坚守初心,以高质量、正能量的作品回馈观众。

杜闻伟在演讲中分享了关于徐峥导演及其团队进军微短剧领域的三个初衷:与时俱进服务观众、拉动内需以及扶持新人。他还明确了其主要的创作类型倾向:公路戏剧、生活情感和穿越奇幻,并提出了在打造百亿元产业带的品牌短剧和非遗文旅推广短剧方面,与佛山当地合作的可能性。

黄琴首先介绍了映宇宙集团从直播到微短剧的发展历程,强调优质内容是产业核心。她从内容题材角度出发,结合映宇宙的创作实践,回溯了微短剧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品牌短剧、文旅短剧等新模式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丁伟康以赛道转换、演员选择的真实经历为基础,分享了其公司在制作短剧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保持高爆款率的策略:在选角上,公司注重适配度和演员潜力;内容制作上,公司强调导演的二次创作与预测未来流行趋势的能力等。

同时,会上举行了佛山市微短剧“展翅行动”启动仪式。“展翅行动”将聚焦网络微短剧,计划于今年9月-11月开展,活动致力于发掘和支持一批精品微短剧制作的初创企业,将“高品质”转化为“大流量”,提升佛山的文旅吸引力和城市品牌影响力。

启动仪式后,许多已播、待播作品的创作方轮番展映、阐明亮点,提出合作需求。《有功夫 来佛山》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为出发点,将审美结合创意作为生产标准;《天上掉下个小哥哥》融入奇幻想象、植入民俗文化,呈现出小而美的特征;《少年28》增添互动元素,以亲情、友情为温暖底色,探讨城市的发展与变迁给人带来的影响和转变;《驭龙而行》以龙舟为主题,期望从传统文化土壤中打造出圈IP;《宁之羽、自梳》应用岭南镜头美学,聚集经验丰富的编导、演艺人员,力求讲好佛山故事,输出佛山文化。

当前,微短剧正呈现蓬勃之势,短视频短片委员会依托专业平台优势,资源联姻、持续赋能,助力行业发展,赢得了行业影响力与市场的广泛认同。协会不仅给予佛山当地以城产人文融合的发展新机遇,还为相关视听产业提供动能新引擎,让人才培养与内容创作迈向新征途,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动创新实践,未来必将加速微短剧行业提质、释放更大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