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同心共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图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玉屏侗族自治县积极响应号召,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推动县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发展、传承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党建引领,筑牢根基。玉屏侗族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制定并实施了《玉屏侗族自治县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责任和任务,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同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中,成为政治考察、巡察、绩效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工作责任压实到
聚焦理论,深化教育。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玉屏侗族自治县依托党校、侗学会等研究基地,深入开展中华文化、湘黔边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溯源研究,深挖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生动故事,提炼出一系列体现湘黔边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素材和精神符号。在此过程中,积极组织专家学者深入湘黔边界的各个村落,走访当地的老人,收集整理流传于民间的传说、歌谣、故事等,挖掘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交流融合历史。同时,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梳理出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交往轨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例如,在对湘黔边界侗族、苗族、汉族等民族的历史研究中,发现了各民族在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诸多实例,这些都成为了生动的教育素材。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该县广泛开展“各族人民心向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形式,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在学校,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在社区,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邀请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群众心灵深处 。
跨省协作,共同发展。与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岑巩县、天柱县、镇远县和铜仁市万山区七县区协商达成《共创共建湘黔边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合作协议》,利用边界联动共同发起创建湘黔边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通过“七联连心、铸牢共识”创建活动,共创湘黔边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七大品牌”,实现湘黔边界七县区“理论联研、政务联办、产业联建、文体联动、科教联培、纠纷联调、风险联控”总目标。
边界地区的和谐稳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玉屏侗族自治县与周边区县签订《平安边界联建协议》《边界问题联动处置协议》《联合党建+ 边界六联协议》 ,与新晃县探索建立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在新晃林冲镇、镇远县羊坪镇等综治中心联合设置边界联络站,构建起严密的边界纠纷调解网络。通过建立健全联排联调工作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及时有效地化解边界矛盾纠纷。在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到公平公正、依法依规。既维护了边界地区的和谐稳定,也增进了各族群众之间的团结和友谊,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边界地区深深扎根。
风险联控,维护生态。维护毗邻地区的安全稳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玉屏侗族自治县积极与新晃、岑巩、镇远、万山等周边地区分别签订河长联动协议、森林防火联防联控协议等,全面落实联防联控协议约定职责,共同抓好河湖治理管护和森林防火等工作。在河湖治理方面,玉屏与新晃等地以“河长制” 为依托,建立跨省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签订《晃玉跨省河长联动协议》 ,创新处理边界水问题的 “三化协同” 跨界治水模式。通过引导各级河长担负起知河、巡河、治河、护河的全面职责,以 “河长制” 促 “河长治”同时,两地还在共管河段增加了拦漂设施,分段管理费用共担,每月清漂保洁不少于 1 次,漂浮物不出界,效果接受监督,并共同创建野鸡河、唐家溪 2 个示范样板河流。截至目前,玉屏、新晃两县主要河流地表水水质优良率为 100%,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 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 ,共同守护了一方碧水蓝天。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玉屏侗族自治县与周边地区加强信息共享、资源配合和风险管理。各方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传递和分享与森林防火相关的信息,包括火源情况、气象预报、火灾风险评估等。在发生森林火灾时,各方积极协调资源的调动和分配,确保火灾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同时,共同制定森林防火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加强巡逻和监控工作,及时发现火源和火险态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除了在生态领域的合作,玉屏侗族自治县还加强与毗邻地区信息情况沟通交流,联合打击非法砍伐、非法猎捕、非法占用林地等行为。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强大的执法合力,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坚决守好毗邻地区团结稳定。
来源:玉屏微民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