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养生丨春分昼夜,阴阳相衡

贵州交通广播、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 | 2025-03-20 07:45

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贵州省中医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附属贵阳医院),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与广东省中医院合作共建的省级公立综合性中医院。2023年7月,医院成功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2023年12月20日,医院正式开诊运营。

 -------------------------------------------------

开栏语:正如贵州人的味蕾里永远充满着对折耳根、辣椒面、洋芋粑的渴望,广东人的血液里也永远奔涌着三种液体——靓汤、糖水、凉茶。岭南天热地湿,温高湿重,广东人尤爱饮凉茶,随时随地都要“整翻杯”(粤语:喝一杯),如廿四味、清热祛湿茶、四时感冒茶等等各式凉药(凉茶),以应对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及养生防病。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作为广东省中医院的6家分院之一,始终遵循防治一体的诊疗理念,立足贵州本地,结合时节养生之道,推出时节养生系列茶饮,以飨诸君,祝君健康福照。

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

春分时昼夜平分,自然界阴阳平衡。中医养生强调调和肝气,饮食上宜选择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菠菜等。同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过大。适量运动,如太极、瑜伽,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白昼与黑夜等长,是一个交接的时节。正如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所言:“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不仅是一个天文现象,更是自然界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象征。春分之后,随着雨水和阳光的逐渐增多,草木开始抽出嫩芽,花朵竞相开放,大地尽显一片繁忙景象。

春分习俗

春分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气,民间习俗丰富多彩。最著名的活动是“竖蛋”,人们尝试将鸡蛋竖立,象征平衡与稳定。古代帝王会在春分祭日,祈求风调雨顺。民间则有吃春菜的习俗,采摘荠菜、春笋等野菜,寓意健康与新生。此外,艺人会制作春牛图,挨家挨户送图,祈求丰收。春分时节,天气温和,人们喜欢放风筝、踏青,享受春天的生机。这些习俗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春分养生

起居作息

一是早睡早起:春分时节应顺应自然,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二是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三是适当运动:选择适合的户外运动,如踏春、散步、放风筝等,以增强体质、放松心情。

饮食养生

饮食上仍要保持清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食用一些时令蔬菜,既能帮助消化,又能补充人体元素,如荠菜、春笋、香椿、豆芽、韭菜等。春菜虽好,但在食用时也需要注意,尤其是春笋和香椿在食用前尽量要用水焯一下,这样能提高食材的口感和食用安全性。同时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避免对胃肠道带来的不良影响。

预防过敏

预防过敏:春分时节花粉、柳絮等过敏原增多,过敏体质的人应注意防护。

预防感冒:春分时节气候多变,容易感冒,不要着急减衣物,宁暖勿寒。

中医养生

按摩穴位:可以按摩太冲穴、行间穴等,帮助疏肝理气,调节情绪。

六字诀养生法:通过练习“嘘、呵、呼、呬、吹、嘻”六种不同发音口型,牵动不同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认为,春分时节阴阳均分、昼夜平衡,养生需顺应自然,以“调和”为核心。应注重调和阴阳,保持身体内外平衡。春季属木,与肝相应,肝气易升发过旺,疏肝理气亦为重要。因此春分养生应顺应自然,调和阴阳,疏肝理气,健脾养胃,使身心与自然节律共鸣,达“天人相应”之境。

茶饮推荐——春和平肝饮

组成:玫瑰花5g、天麻5g、白术5g、甘草3g。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益气。

制作方法:同时取适量的上述药茶放于煎茶壶中,加水500mL,浸泡10分钟,再煮沸20分钟,去渣,稍放凉后即可饮用。

药师解说: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具有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作用;天麻性平味甘,能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玫瑰花与天麻,二者一疏一平,既能改善春分时节肝气易郁导致的情绪不佳;又能改善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头痛等症状。白术性温味苦、甘,既能健脾益气,又能燥湿利水,有助于缓解春分时节雨水增多导致湿邪困脾的问题。甘草性平味甘,将其加入到此方贴合春季“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饮食养生原则。此方以“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为核心,遵循中医“肝脾同调”理论。此款药饮适用于情绪抑郁、食欲不振、身体困重、大便稀溏以及因肝阳偏亢导致的头晕头痛者。但阴虚火旺及孕妇需慎用。

注意事项:糖尿病人群及孕妇慎服。

 -------------------------------------------------

养生茶饮购买方式

第一步 预约。扫描下方“广东省中医院贵州智慧医院”小程序二维码进行预约,免费挂号。

第二步 医生开方。预约成功后,到门诊综合楼5楼找医生开单。

第三步 缴费取茶饮。缴费成功后,到门诊综合楼2楼取茶饮。

欢迎有需求的市民朋友莅临我院,把这份茶饮带回家,让养生与时节同行,健康和美好常伴。

温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及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儿童、妇女、哺乳期妇女等人群应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中药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