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6月起,你的工资或将多一笔钱

贵州交通广播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2024-06-02 15:04

进入六月,高温来袭,根据规定,多地“打工人”自6月开始,可以领取高温津贴,补贴多在每月100元-300元不等。快来看看你能领多少?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其中提到,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这意味着,高温津贴是工资的组成部分,且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其中,贵州省规定,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作业的,劳动者依法享受高温天气津贴。其中,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贵州省用人单位可选择二种发放方式之一:一是劳动者每从事高温天气作业一天发放8元的高温天气津贴;二是从事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按每月168元发放高温天气津贴。发放时间为每年6-9月

另外,还有这些问题

↓↓↓

发放高温天气津贴的条件

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作业(以下简称“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依法享受高温天气津贴。

其中,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高温天气津贴的适用范围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从事高温天气作业的,应当发放高温天气津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以参照执行。

高温天气津贴的发放标准

(一)由于我省各市州温差较大,我省用人单位可选择二种发放方式之一:

1、劳动者每从事高温天气作业一天,发放8元的高温天气津贴;

2、从事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按每月168元发放高温天气津贴,发放时间为每年6-9月。

(二)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每从事高温天气作业1小时,发放1元的高温天气津贴。

(三)实施高温天气津贴后,企业不再以货币形式向劳动者支付防暑降温费、清凉饮料费等。

(四)发放高温天气津贴所需费用纳入工资总额,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

(五)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及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天气津贴。

(六)今后,我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消费物价指数等因素对高温天气津贴标准进行年度调整。

单位不发高温津贴怎么办?

出现劳动者从事高温天气作业情况,但用人单位未及时全额发放高温天气津贴等情形的,如果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发放高温天气津贴进行监督管理。如出现拒发、欠发、少发、漏发高温天气津贴的,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参照拖欠工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工会组织代表劳动者就高温天气劳动保护事项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者高温天气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如用人单位拒不协商的,报请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依法进行处理。

发高温津贴后能降低工资?

最低工资标准并不包含高温津贴,因此,不得因发放高温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

因高温停止作业,扣工资?

《贵州省用人单位发放高温天气津贴的规定》明确规定,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据不完全统计,28个省份对于高温津贴标准有明确规定。

发放时间来看,海南高温津贴发放时间最长,自4月开始至10月结束,连续发放7个月。

福建的高温津贴自5月开始,共5个月。具体来看,5月按实际高温天数12元/天计发,6-9月可按260元/月或按实际高温天数12元/天计发。广东、广西等地津贴也发放5个月,不过时间有所调整,为6-10月。

其他大部分地区高温津贴发放时间则为6-9月,共4个月。此外,北方地区如北京、山西、吉林等地津贴在6-8月发放,共3个月。

多地高温津贴可达300元/月

就高温津贴的标准来看,多数省份按月或者按天发放。河北较为特殊,按小时发放,具体来看,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每人每小时2元;没有防暑降温设备或有防暑降温设备但达不到降低工作场所温度效果的室内劳动者每人每小时1.5元。

按月标准来看,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等多地的高温津贴可达300元/月。按日标准来看,陕西高温津贴日标准最高,为25元/天。

除了发放高温津贴以外,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在气温过高时应当调整工作时间,气温达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延伸阅读

室内工作者可以领取高温津贴吗?

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如有下列任何一种情形,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1、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

2、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

从上述规定来看,原则上,高温津贴的发放以所在工作场所的温度为依据。如开了空调,室内温度仍未降低至33℃以下的,在室内工作享受空调的员工仍可享受高温津贴,反之,企业可能可以不发高温津贴。

例如,在室内工作享受空调的员工如从事销售工作,基于工作性质需要经常外出拜访客户,那么这类工作性质的人员,企业很可能因为无法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而需发放高温津贴。但如在室内工作享受空调的员工不仅不需要外出,空调还给力到不行,天天保持在25℃,那么企业可不发放高温津贴。

当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标准,还需参照当地规定。

上夜班能领取高温津贴吗?

高温津贴的发放条件与白班和夜班没有直接关系。主要还是看,是否符合以下任何一种情形:

1、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

2、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