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丨百年党史·天天学习——党领导下的贵州武装斗争(五)
(来源:《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
黔北的武装斗争
1935年9月,杨天源、谢丰等在李家小学成立“反帝拥苏同盟”时,就把开展武装斗争列入“同盟”的工作计划,并明确由罗君彝负责。同年冬初,罗君彝、罗有余串连了十多人,在罗家祠堂开会,酝酿恢复游击队,并决定罗君彝具体负责。
1936年,火烧舟地区大旱,七八月间农民生活难以为继,纷纷起来反饥饿,“抢劫”富豪囤积的粮食,被国民党地主诬为土匪,阶级矛盾日益激化,遵义的地下党员认为这正是组织农民开展武装斗争的好时机,罗君彝到遵义城向中共遵义县委宣传委员谢树中汇报了这一情况。当时,中共遵义县委书记杨天源因省工委书记林青遇难、形势紧张而奉命已于1936年夏转移隐蔽,与谢树中等中断了联系。于是,谢树中和罗有余、罗君彝等研究,一致认为形势有利于开展武装斗争,应趁机恢复红军遵湄绥游击队,以领导武装斗争。并成立中共遵义临时县委,由谢树中任书记,罗有余任组织委员,陈文范任宣传委员,罗君彝任军事委员兼红军遵湄绥游击队长。同时决定成立中共火烧舟区委,罗红任书记,以火烧舟小学为据点,配合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罗君彝按照中共遵义临时县委的决定,立即组织隐蔽在各地方的原游击队员和进步知识青年、农民共20多人,长短枪20余支,很快恢复了红军遵湄绥游击队。
1936年秋,原遵义县革命委员会委员、红军川南叙永特区游击一大队指导员周守如来遵义找地下党和游击队的关系,先后与罗有余、谢树中等几次见面。遵义临时县委经过认真研究,最后决定改组中共遵义临时县委。加强对游击队的领导,仍以谢树中为书记、周守如任组织委员兼遵湄绥游击队政治委员,罗有余任宣传委员,罗君彝仍任军事委员兼游击队队长,陈文范不参加县委,改任游击队政治部主任。临时县委改组后,周守如和陈文范去游击队工作。
11月16日,罗有余、陈文范、周守如、谢树中先后到遵义城南门坳上张正宾家正准备开会,由于混进临时县委的内奸陈文范的告密,罗有余、周守如、谢树中被国民党特务逮捕,遵义临时县委遭到破坏。但是,中共遵义临时县委没有被捕的同志毫不气馁,坚持斗争,坚持活动于遵湄绥三县边境的茅坡、火烧舟、郑场、黄家坝、鱼泉沟、杨家山一带。
1937年春,遵湄绥游击队遭受遵湄绥三县保安团和区、乡民团的追剿夹击,处境十分险恶。遵湄绥游击队在罗君彝的带领下,继续坚持斗争。1938年1月,罗君彝被敌人逮捕惨遭杀害。中共遵义临时县委的多数领导成员遭逮捕,党领导的遵湄绥游击队惨遭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