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孩子长得更高?丨营养健康大讲堂

综合广播 | 2023-05-19 09:41

第九届“全民营养周”,贵州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推出特别节目《营养健康大讲堂》,每天邀请一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跟您说说怎么科学地“吃”。

什么是生长发育?怎样才能让孩子长得更高?来听一听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梁一的解读。

点击收听👇

从概念上讲,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量的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生长和发育两者紧密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生长的量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器官、系统的成熟状况。生长发育无论总的速度或各器官、系统的发育顺序,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在整个儿童时期,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速度并不相同,而是具有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均以前一阶段为基础。例如,体重和身长的增长在生后第一年,尤其是前3个月最快。因此,出生第一年为第一个生长高峰;第二年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又迅速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要改善后天身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运动——适宜的身体活动可增强食欲,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对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儿童青少年,可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有助于身高增长。建议生长迟缓的孩子可通过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如跳绳、篮球、游泳等),结合传统健身方式(如八段锦、五禽戏、武术等),促进生长发育。

建议2~5岁儿童每天身体活动总时间应达到3小时,每天户外活动至少 2小时,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累计不少于1小时。6~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累计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对于生长迟缓的儿童青少年,每周还应有3天强化肌肉力量或骨健康的运动(如拔河、跳远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身体活动时间可适当延长。

减少静坐时间,2~5岁儿童每天视屏(看电视、手机等电子屏幕)时间不超过1小时,6~17岁儿童青少年不超过2小时,越少越好。同时,应倡导规律运动和食养相结合,促进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

睡眠——充足的睡眠是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胃不和则卧不安”,消化功能不良会影响睡眠,进而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出现身材矮小。应培养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睡眠习惯,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2~5岁儿童每天睡眠时长应为10~13小时,其中包括1~2小时午睡时间;6~12岁儿童每天睡眠时长应为9~12小时,13~17岁儿童青少年应为8~10小时。

均衡营养——培养健康饮食行为,儿童脾胃功能薄弱,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如偏食、过食、贪凉等,易导致儿童脾胃运化失调,气血不足,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出现消化不良、食积等情况。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是脾胃运化功能良好的重要因素。儿童青少年要做到不挑食、偏食、不饥饱无常,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避免生冷、油腻、坚硬、不洁的食物,少吃高盐、高糖、高脂及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家长应该给孩子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牛奶、肉类等,锌、钙、铁等微量元素也要注意,如果缺乏同样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错过了最佳生长时间,以后就很难追赶。

疾病——也是影响身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家长也要注意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如果孩子长期咳嗽、过敏性鼻炎等慢性病,需要及早治疗,避免因疾病拖慢孩子的生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