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道真 | 水韵三桥

道真县融媒体中心 | 2021-03-16 10:21

提起三桥,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烟雨蒙蒙、湖光山色的江南小镇模样。我所说的三桥镇,处于明朝刘基所提的“五百年后看,黔地赛江南”的贵州。

在贵州极北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缓冲地段,有一个被誉为“黔北粮仓”的地方叫三会场,也就是三桥镇。镇所在地处于一个四面高山的河谷平坝,海拔高度400余米,面积约有0.4平方公里。特殊的地形使四周的山泉逐步汇合于永锡河、灰阡河中,两条河流邂逅于三桥镇附近的桥塘村与塘村村,孕育为梅江后携两河之水进芙蓉,进乌江,入长江,最后汇入大海。两条河流将两个村分割成互为犄角的三个半岛,河流带来的肥沃的泥土使两个村成了贵州这个以山地著称的省份里少有的500亩以上的坝区。水是三桥的灵魂,是它让三桥充满魅力,是水成就了今日的三桥。

清澈的河水与横卧在两条河上的大桥、小桥、仙桥三座桥相互辉映,形成一幅给人以桥在水中,水在桥下,水绕芳田的绝美山水画。春江水暖,当高处的飞沙岩上还残存着未来得及融化的雪的时候,处于河床三角洲的桥塘坝、塘村坝便从冬的睡梦中苏醒过来。柳丝吐黄,桃枝含蕾,金灿灿的油菜花便会开满整个河谷地带。蝶舞蜂飞,百花竞香,绝色的美景便会吸引许多外地游客前来观赏、采风或拍婚纱照,更是成为了许多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于是享誉黔渝两地的“三桥油菜花节”便应运而生。炎炎夏日,碧溪水缓,鱼儿漫游。总会有几只觅食的水鸟时而徜徉水中,敏锐的眼睛一旦发现猎物,便以雷霆之势啄起。时而振翅而起,沿着水面滑翔,脚掌带起的水波一圈一圈荡漾开来,直至岸边。田间的水稻忙着抽穗,完成使命的花粉伴着各种不小心的昆虫跌落在稻簇间的水面上,被饲养的鲤鱼和鸭子争食,发出“唆”、“唆”、“嘎”、“嘎”的声音。从上游引来的山泉水在灌满一畦田后,沿着农民有意开出的小渠,又漫向下一畦田。秋阳高照,一畦畦的水稻成熟了。饱满的稻穗将稻秆压得很低,似一个待嫁的姑娘羞红了脸颊。此时,间养于稻田里的鸭子已长成上市,成了人们争相抢购的天然美食。而鲤鱼还欢快地穿梭于各稻簇之间,要等年关时才能走进人们的生活。喜欢秋游的人们,喜欢伴着夕阳向河床投下的斑驳光影,在河滩上支起烧烤架炙烤带来的食物和刚钓上来的鲤鱼,沁人心脾的香味伴着稻香扑鼻而来,使过往的行人不由自主地吞下一口馋涎。寒冬来临,当凛凛寒风袭向云贵高原,高一点的地方已积满白雪或披上雾凇的时候,三桥河谷依旧暖阳如春。此时,你可撑一叶轻舟穿梭于河面上,捕捉几条鱼解馋,或静坐于木质小船上静思,甩两根鱼竿,体会一下“姜太公钓鱼”的感觉,实在惬意极了。

三桥的水,给了三桥不一样的韵味,也给了三桥人挥之不去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