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基层之治】学通用语言学实用技能 “双培”行动助民族群众就业增收

2021-04-07 07:30

为了让易地扶贫搬迁的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适应城镇生活,拓宽增收渠道。贵州省民宗委持续在全省开展 国家通用语言和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双培”行动。三年来,共培训少数民族群众22万人次。

在凯里市白果井街道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66岁的杨这也正在和邻居们排练节目。经过国家通用语言的培训,她已经可以和邻居们熟练地交流。

“普通话以前也不会说,他说他的民族语言,我就讲苗话,相互也不懂,”杨这也说道,“现在大家就说普通话,他也会、我也会,一起来跳舞、活动。”

凯里市易地扶贫搬迁苗族群众 杨这也

白果井街道的搬迁安置点汇聚了黔东南州16个县市8 个民族的搬迁群众。为了帮助他们融入新家园,从2018年3月份开始,贵州省民宗委将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与餐饮、家政等实用技能相结合,对1000多名搬迁的少数民族群众开展了培训。

凯里市思源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雷安珍说:“经过培训过后,他们变化很大。刚搬到这里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汉语,我们去入户他们不敢开门,去坐公交车都很困难,现在他们自己找到了岗位,慢慢地适应了,融入城市生活了。”

凯里市思源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雷安珍

同时,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省民宗委还将“双培”行动与就业、产业相结合,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

“你看我们传统的这一朵花分七八种颜色,这就不行的,不协调、不立体,怎么能变成立体一点,颜色不能太多。”贵州古苗疆刺绣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英说道:“一定要按市场需求去做,把我们的传统的变成时尚,通过培训来教他们配色、针法,他们就又学技能,又学普通话。

贵州古苗疆刺绣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 刘英

通过“双培”行动,三年多来,省民宗委共在全省培训少数民族群众22.28万人次。其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6000多人,实现就业、创业27000多人。同时,依托双语广播等线上培训方式,“双培”行动覆盖培训群众100余万人。

省民宗委民语办主任王秀旺向记者介绍道:“‘双培’行动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掌握语言、掌握技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城市和农村两个区域,一是依托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开展‘双培’行动,让少数民族群众和谐融入城市生活,二是依托民族特色村寨开展‘双培’行动,助推乡村振兴。”

省民宗委民语办主任 王秀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