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丨文物里的世界:贵州龙

贵州卫视 历史上的今天 | 2023-05-02 06:45

我们进入文物里的世界,通过一块馆藏于贵州省博物馆内的动物化石,走进那一段遥远的海生爬行动物三叠纪时期。

这是一块贵州龙化石,也是贵州一张靓丽的名片。贵州龙属于鳍龙目肿肋龙类,两栖于滨海环境,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爬行动物之一,与恐龙有共同远祖的关系。那么,贵州龙是如何被发现的呢?1957年,中国古生物研究员胡承志赴云南开展野外工作,途经贵州兴义顶效地区时,在老乡家中发现了几块奇特的石头。在这些灰色的石灰岩上,一条条纤细的骨骼“镶嵌”其中,这显然是一种脊椎动物的化石。从整体形状看它有些像恐龙,但它的个头却比恐龙小很多,体长仅有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与俗称的“四角蛇”等蜥蜴形态接近。胡承志将这些化石带回到了北京,经研究认定为此前从未发现的爬行类动物化石,后因发现地和发现者而被命名为“胡氏贵州龙”。

贵州龙化石的发现,揭示了贵州这片土地在亿万年间沧海桑田的变化。贵州龙生活在2.4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远古地质时期贵州正处于古海洋特提斯海的边缘。亿万年的地质演化,沧海隆起成高原,使得贵州的盘县、兴义、关岭三地形成了一个集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区,贵州成为中国的古生物学王国。贵州龙化石不仅记载了时间积淀留下的痕迹,也是地质运动留给我们的财富,更是一份大自然馈赠的名贵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