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山水田园之约!黔西南这6个美丽乡村,你去过几个?
乡村连接着历史和未来,是人们对宜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美丽的山水“滋养”着黔西南多彩、淳朴、厚重的民族文化。接下来小编带你一同走进黔西南的美丽乡村,感受来自传统民族村落的民族风情。
1. 兴义市 纳灰村
纳灰村位于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办西面,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3.3%。国家4A级景区万峰林环抱村寨,依山傍水,山峰奇特,田园风光秀美,气候宜人,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67.93%,成为乡村旅游的好去处。
这里的村民以布依族为主,布依族又被称作“水稻民族”,“纳”在布依语里即是“水田”的意思。纳灰村拥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纳灰村是万峰林环抱中的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田园风光优美的布依族村寨,距兴义市城区12公里,分为“上纳灰”“下纳灰”。
依托万峰林景区的旅游发展,村子里的民宿日渐火爆,旺季经常满房,如今成了名气不小的民宿群,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峰兮·半山民宿
乡村旅游的兴起,带动了全村经济蓬勃发展。纳灰村民宿产业于2011年兴起,目前,纳灰村共有民宿76家,农家乐7家。
游客在民宿休息
纳灰村聚一聚农庄
如今,纳灰村的“万峰林”牌优质大米等有机食品品牌已名声大振;特色旅游产品供不应求,成为游客的抢手货;农户养殖的土鸡、土鸭成为当地“农家乐”的招牌菜。
百姓富,生态美。纳灰村依托“山青水绿”的生态优势,以民宿农家乐为核心,在农产品及特色服务业的配合下,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努力探索出一条“民宿+”的新路子,纳灰村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快车道,正以它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2.兴仁市 鲤鱼村
鲤鱼村位于贵州省兴仁市屯脚镇北部,境内居住着汉、苗、布依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62%,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88%,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贵州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
鲤鱼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布依族混居村寨,坐落于群山绿水之间,这里田园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
鲤鱼村寨门
鲤鱼村属于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苗寨掩映在青山绿水中,融山、水、林、湖、田园等自然景观与浓郁民族风情于一体。
景区以苗族文化体验、山水观光、登山体验、苗族美食等为主要业态。是黔西南原生苗族文化重要传承地,是集养生、娱乐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3. 义龙新区 楼纳村
楼纳,是布依语的译音,意为“美丽的田坝”。楼纳村位于义龙新区,是一个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寨,也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田园景色很美。
楼纳河畔,良田成片,峰林层叠,村寨散布,袅袅炊烟,四季不断,终年不息,构成了一幅秀美的乡村画卷,将田园村庄点缀得如诗如画。
楼纳村夜景
楼纳村寨门
近年来,楼纳村以党建为引领,聚焦水稻、烤烟、油菜、精品水果、养殖、花卉六项优势产业,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同时发力村容村貌环境整治,让村民更富的同时村庄更美。
如今,行走在楼纳的乡村田野,犹如踏进了一幅正在徐徐展开的精美画卷——产业发展势头喜人、村庄环境洁净优美、村民生活有滋有味。
楼纳村花卉基地
楼纳村“八一”军民同心广场
楼纳村依托自然生态的绿水青山优势,以良田沃土的生态资源为基础,高质量、高标准科学谋划,打造楼纳中国式农业的农旅一体化的田园新景象,实现美丽田坝“活”起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多年的打造,楼纳成为农旅产业一体化的国家级AAA景区乡村旅游景区。
4.安龙县 打凼村
打凼布依民族风情旅游村位于安龙县城东北方向,距县城16公里,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
全村国土面积2200亩,辖湾子、大寨、坪寨、纳冗、河对门5个村民组,共246户1013人,其中布依族人口占98.5%,是一个典型的民族村寨。
打凼村曾先后被省、州、县授予“民族民间武术村”、“文明村寨”、“五好村”、“青年文明之家”、“治安模范村”、“无毒害村”、“五好基层党组织”、“三无两有”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打凼村四面青山环抱,寨中绿树参天,一条清澈的小河由南向北流来,穿过古桥,穿过村寨,在寨子北边形成瀑布跌入水潭,加上一幢幢别具特色的布依民居,构成了一幅“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天然山水画卷。
打凼村的“魅力”不止如此,最吸引人的要数该村的“三绝三谜”。“一绝一谜”是村里生长着56株树龄为百年甚至千年的重阳树,具体树龄是多少年至今仍是个“谜”。“二绝二谜”是村里表土之下埋藏着“万年化石”,化石如何形成仍是个“谜”。
另“一绝一谜”是打凼村别具一格的武术,其流派至今仍是个“谜”。“三绝三谜”的神秘,自然风光的秀美,布依文化的积淀,为打凼村发展乡村旅游增添了底色、底气和底蕴。
打凼村保存着布依族传统武术的传承,村里的布依群众普遍爱好武术,打凼村是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也是千年古树、万年化石的武术之村,打凼村结合自身特色,通过“四建三好”全力推动特色村寨发展。
5. 册亨县 大寨村
大寨村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冗渡镇,大寨村原名“秧弄九寨”,为古时九个山寨的合称,而布依语“秧弄”是“幸福美丽”的意思。
大寨村是贵州省最具魅力的民族村寨之一,是贵州省乡村旅游三星级乡村旅游村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贵州省文明村。2019年,入选贵州第一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020年11月,大寨村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19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大寨村榜上有名。
大寨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转场舞的发源地,是世界最大规模9970人参加转场舞的展演圣地,并于2014年荣获世界吉尼斯纪录。
转场舞
在大寨东南方向山头上有一个观景亭,在观景台上可以看见峰林林立,每个孤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多数呈锥状,是一个天然的大盆景,大寨特色村寨位于峰林中,呈现团聚状,周围景色壮丽、环境优雅。
如今,村民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民族文化传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畜牧、蔬菜等产业,大寨村成为有名的生态村。
6. 望谟县 新屯村
新屯村位于望谟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0公里,下辖10个村民组799户,布依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9%。新屯是一个充满布依族原始生态元素的村寨,特别在传承和发扬“说唱”艺术方面,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代表性,新屯村也因此被誉为布依说唱之乡,并先后获得黔西南州“文明村寨”“文明村”“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新屯村是一个布依风情浓郁的原始自然村寨,民族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独特。新屯村依托良好的地理位置及生态条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始终保存着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处处彰显布依民族风情和文化。
据了解,新屯村的“说唱”剧目取材于农村现实生活,有说有唱、布依语和汉语结合几种形式。
说唱艺人还在古老的布依族山歌曲调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化元素,将国家政策、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内容融入其中,用歌声诉说幸福生活,传递喜悦心情。
近年来,该村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不断探索布依族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布依族说唱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新屯村高度重视并大力宣传推广。
新屯村民居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新屯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挖掘利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内生动力,以实际行动挥写着乡村振兴新答卷。
(内容综合于: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文明贵州 贵州画报 黔西南文旅 中国黔西南 兴义融媒 文明兴义 文明兴仁 意境安龙 视听册亨)
编 辑:张 珊 周秀莲(实习)
责 编:王 军
编 审:张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