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微观察丨国家统计局公布:增长0.9%!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促进物价水平合理回升系列政策逐步落地实施,带动企业盈利水平持续恢复。8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工业企业营收持续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9%,1至7月份增长2.3%。
工业企业利润虽仍在下降,但降幅已经连续两个月收窄。数据显示,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降幅较6月份收窄2.8个百分点,1至7月份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另外,7月份企业毛利润增速转正,由6月份下降1.3%转为增长0.1%。
“7月规上工业企业盈利呈现积极改善迹象,价格与毛利企稳是工业利润降幅收窄的主因。”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益于“反内卷”政策显效及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7月生产资料PPI增速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企业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由6月份下降1.3%转为增长0.1%,成为工业利润改善的关键支撑。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提升,叠加“反内卷”治理的推进深化、国内需求稳步回暖,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等成本压力的减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毛利润得以体现向好向优势头。
分行业来看,制造业利润较快增长,是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改善的重要力量。7月份,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增速较6月份加快5.4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份加快3.6个百分点。多个细分行业板块扭亏为盈或者降幅收窄。其中,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5.0%转为增长36.9%,特别是钢铁、石油加工行业同比扭亏为盈,当月分别实现利润总额180.9亿元、34.6亿元;消费品制造业下降4.7%,降幅较6月份收窄3.0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快速增长,引领作用明显。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0.9%转为增长18.9%,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0.9%,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76.1%、104.5%,生物药品制造业利润增长36.3%。
对此,伍超明表示,高技术和原材料制造业对工业利润的边际拉动作用显著。7月,高技术制造业与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速双双由负转正,分别较上月提高19.8个和41.9个百分点,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利润较上月加快2.9个百分点和约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改善主要得益于半导体设备等行业供需两旺,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回升则与钢铁、石油等产品价格上涨密切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两新”政策成效显著,持续带动行业利润增长。7月份,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食品饮料烟草及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87.9%、15.3%、11.3%。计算机整机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4.2%、100.0%、29.7%。
中小型企业利润由降转增,私营企业利润增长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中型、小型企业利润分别由6月份下降7.8%、9.7%转为增长1.8%、0.5%。私营企业当月利润增长2.6%,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对此,伍超明认为,私营企业修复加速,有利于微观主体信心恢复,增强实体投资意愿与能力,畅通“投资-收入-消费-物价-利润”良性循环。
“规模以上工业中型和小型企业7月份的单月利润同比增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转正和修复迹象,直接带动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毛利润转好。”庞溟表示,其背后主要是前期各项精准护航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营商环境的向好、减税降费和补贴贴息的落实、融资支持加强等因素,改善了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与盈利能力。
专家表示,下阶段,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