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绿博园正式开园 56个展园自带流量!
逛江苏园知历史典故、进湖南园可如“神农尝百草”,吉林园千里之外搬来玉石……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博览园已正式对外开园,56个展园巧夺天工,400多种珍稀花卉林木争相斗艳。
第四届绿博会绿博园规划总面积1959公顷,森林覆盖率69%,核心区面积399公顷,为历届最大,由主承办和参展各方通过近3年的共同努力完成。绿博园按照“一心、两环、两带、五区”布局,一心为山水核心,两环为生态山体外环和展园游览内环,两带为滨水景观带和山谷景观带,五区为入口区、展园区、景观湖区、山体游览区和山体保育区。
这块褐色大“石头”可作上乘砚台 千里之外运来
在吉林园入口处,从长白山远道运来的一块红褐色、高2.2米、长5米的松花石赫然映入眼帘。松花玉被誉为“石中之宝”, 是明清以来上乘砚台的制作原料,也是吉林省地理标志。
在这块“镇园之宝”松花石后方,依照原有地势地形设计的“百泉奔涌长白山”景观,以现场10米自然高差地形为基础,在约70度角的斜面上设计涌泉、冰雪、火山岩、苔藓、地被植物等元素,展现“绿美吉林”印象。
此外,森林人家、蜂巢景观亭、森林雪屋、木刻楞房、松花玉景石、“吉字印”、“吉林林草1号卫星”雕塑、“泉阳泉”雕塑、东北虎豹仿真雕塑、“百泉奔涌”等景观,展示了吉林智慧林业的创新与发展以及生态吉林的物产和资源,记录吉林多民族团结进步、安居乐业成果,宣传吉林林木精深加工和森林食品产业,讲述绿水青山孕育的神奇而动人的故事。
种水稻 养鲤鱼 栽药材 “神农”来过
进入湖南展园,首先看到的就是“洞庭新曲”主题。在一汪湖水边,左侧种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家的水稻“湖南杂交水稻”,湖中游走着湘鲫湘鲤,湖面漂浮着湘莲。右侧湖畔则栽种有湖南大围山首次发现的红继木,因花叶十分具有观赏价值正被推广使用于绿化。
植物配置是湖南展园中的又一大亮点。园中以湖南特色植物的为基调,借芳草香花为蓝本,打造六大植物观赏区。在植物配置上优先选用观赏性强的碧桃和油茶,层次错落、色彩分明,常年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凸显自然之美。在烟雨廊处则采用了藤本植物与多肉植物进行点缀,增强园区的趣味性。特色药用植物区选用了紫苏、百里香、薰衣草等20多种中草药植物,打造观赏、科普集一体的植物景观区,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也与“神农尝百草”的古代神话故事相呼应,可谓是古有“神农尝百草,行遍三湘大地”,今有“后人造绿园,追忆湖湘精神”。
植物入画 园中藏园 逛江苏园知历史典故
江苏园整体建筑传承江南园林传统建筑风格,既有江南园林韵味,又体现新时代江苏风貌。经典的廊柱结构,古朴的明瓦以及合窗,使得整个建筑更加通透精巧。通过楹联、匾额的文化表达和意境营造,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看与被看,藏与露之间互为对景。
江苏园的历史典故展园,综合考虑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游人活动、慢行交通、休憩配套、艺术创意等要素。
拾秋入画——江苏园主入口:设计理念以吴门画派吴冠中水墨画为意向蓝本。石榴形的门洞框景艺术,赋有“留客”之意,也似灯笼形,表现出迎接八方客人,接待四海亲人的热情。
江苏展园 陈晋吉 摄
苏州古典园林——留园“可亭”:取自香山可以容膝,可以息肩,当其可斯可耳之意,指此处有景可以停留观赏。可亭可停也是借用此意,取半亭形式给游客提供休憩场所。
“等枫来”也大有典故。最早在苏州天平山种植红枫的,是范仲淹的第17世孙,那是在明朝的万历年间,他从福建辞官返乡,什么都没带回,却一口气从福建的泉州带回来380棵枫香树苗,一定要将最美的红枫栽植家乡。后来,天平山虽几经遭遇战火,但依旧有158棵枫香树幸存下来。这些明代的枫香树,成为天平山红枫的镇山之宝。此外设计既引用了“苏州天平山红枫甲天下”的盛景,也借这故乡情深的故事呼吁绿色家园的主题。
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 广东园讲给你听
广东园的游览线路是一条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线。
故事起点从带有岭南记忆的榕荫广场和新岭南风格廊院扬帆起航,该处景观以广东常见的绿化树种榕树为主景树,再搭配木棉等开花乔木作为点缀,整体的景观氛围体现出了新时代下对岭南园林的追述与创新。
与岭南廊院衔接的是南粤古驿道和饮水思源故事线节点,南粤古驿道是古代中国与南粤地区在文化与贸易交流的重要通道,与海上丝绸之路形成有重要的联系,该节点采用文化景墙窗口的形式展示广东省在保护和复兴南粤古驿道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成果。
从南粤古驿道踏上丝路体验栈道,架空栈道就如航海线般蜿蜒曲折,沿途可竹林观海、可雾里探花、可休憩纳凉,竹林观海景点巧妙的利用园外借景的手法,打造多层次的游园感受。
结束丝路体验栈道之旅进入融汇广场,开敞的广场空间,边缘种植异彩纷呈的特色花境,就像世界文化交流般精彩,广场上设置一处“风帆”主题艺术雕塑,渲染了整个展园的艺术氛围。
从融汇广场再次起航,进入最后的“满载而归航道”,道路两侧景色缤纷绚烂,一侧是棕影摇曳,一侧是花境芬芳,体现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收获满满,沿途设置五处历史印记展示,展示了在广东中外交流融合过程中的一些成果。
整条故事线把各个景观节点串联起来,多角度的展示了广东省在国土绿化建设方面的成果。
专家:绿博园整体突出“秀”字 自带流量
据了解,绿博园有56个展园,包括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新疆兵团、港澳台、副省级城市、前三届举办城市、人民解放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建设的展园。园区内还有400多种珍稀花卉林木,都附有名牌,供游客观赏。另外,展馆内还有地方名特产销售,有一种不用去到当地就能买到的便捷感。
此外,展园外也有很多景色可看,例如,景观湖区由两岛两湖组成,设4处滨湖生态湿地,湖上设景观桥、沿湖岸设亭、廊、榭等滨水景观建筑多个,博览会期间每天还有11次大型喷泉表演。
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师,复旦规划建筑设计院景观分院执行院长冯一民介绍,“整个绿博园的理念就是突出一个字‘秀’,第一就是把我们贵州的大山大美的秀美把它秀出来;第二个秀是秀出我们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包括我们北方的山水、南方广州的小蛮腰等文化的要素都在我们园林中体现出来;第三个秀是幸福的秀,在我们绿博园里面有很多绿水青山,有很多本地的游客和居民,到这个地方来秀自己的幸福感。”
“前几届的绿博会我也去看了,我们与之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我们有真山真水,加上各类园区点缀,自带流量。”国家林草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党委书记吴海平如此评价。
绿博园将永久性开放 这几类游客免费
绿博园将永久性开放,绿博会期间会在园区举行一系列民族文化展演活动、旅游招商推介活动以及绿色产品展示展销活动,让全民参与绿博盛会、共享绿博红利。
温馨提示:
1.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博览园园区开放时间:9:00—21:00
2.门票收费标准:绿博会会期(10月18日-11月18日),80元/人。
3.会期优惠政策:60岁以上老人(含60岁),不免票,但享受半价优惠;6周岁以下且身高1.2米以下免票,超过1.2不享受免票政策;消防救援人员、残疾军人、现役军人、援鄂医护人员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