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春兴” · 名家访谈系列丨张润生、王忠才:水墨漫漫时光醉,炊烟袅袅美如溪

贵州音乐广播 | 2021-03-16 14:40

“初评审稿时我发现有很多外省的美术创作者也参与到这次‘溪山春兴’贵州省美术、书法大展当中,对此我深感欣慰......”谈到此次“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溪山春兴’贵州省美术、书法大展”初评时的感受,贵州画院原院长、中国当代美术家张润生感慨地说。

近日,贵阳市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李保军带队来到了花溪板桥艺术村张润生艺术工作室,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画院原院长张润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中国画学会会长王忠才二位老师一起回首过往,展望未来,一起探索文化、艺术与自然的密切关联。

李保军表示,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此次“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溪山春兴’贵州省美术、书法大展”从征集到的作品中,看到了大家对艺术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书画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我们会力求在文旅融合的基础上,继续把它发扬光大。

采访到张润生先生时,他对记者说:“讲到首届‘溪山春兴’书画展应该算是1983年3月由民间发起的,参与的人有画院的专业画家,有艺术学院的老师,还有一些业余的画画爱好者,当时举办的初衷很简单,大家在一起就是想学习交流,切磋一下技艺。年轻的一辈通过老一辈的带动与鼓舞,使之提高创作的积极性。如今38年过去了,又将‘溪山春兴’进行创新和升级,算是一次文化的传承。这次活动得到了省、市专业单位的大力支持,组织了省内外非常专业的画家来当评审,就美术作品而言,初评从上千幅作品里面精中挑精,入围了一百余幅,内容之多、规模之大、推广之强。”

“花溪的地理位置很好,无论是历史、人文、生态在全国都很有名,包括这里民族民间建筑很有特色,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属于当地的文化氛围,所以对于画家们来说也是一个创作的好地方。说起和花溪的渊源那就太深了,我的作品集里面,也能看到很多以花溪为创作题材的画作。当年,贵阳的龙洞堡机场刚建成的时候,就邀请贵州的画家们创作相关的艺术作品,我画了好大一张花溪百步桥挂在里面。在花溪可以有目的性的重点打造,针对好的旅游景区景点,如何把这里的优势变成符合现代人需要的文化产业,把我们民族的东西传承下来,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使命。”张润生如是说。

贵州中国画学会会长王忠才老师欣慰地说:“回想当年第一次参加‘溪山春兴’书画展,我和朋友们都还是青年,大多还是业余爱好者,而今许多都是全国大名家,如:鲍贤伦、包俊宜等。当时办书画展的条件很艰苦,但是一起办画展的兴致都很高,包括那本书画展的目录都是黑白的。我本人确实对花溪的感情比较深,18岁当兵就来到这的,对这里周遭的环境,村村寨寨、人文风情都非常熟悉,那时我与一帮画画的朋友都经常跟张老师深入到花溪一些偏远的地方写生,风雨无阻,有车子到不了的,走也要走到,有时车子陷在路中推也要推起走。那时花溪的许多地方,如花溪公园一大清早水雾漫漫,人影从朦胧、模糊,再到清晰,神秘至极,而花溪印象就从这些一点一滴里逐渐加深。‘溪山春兴’贵州省美术、书法大展传承了38年前的想法,第一次这么大规模地将它推向全国,我们既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希望有了第一届,还有第二届、第三届......当然以花溪印象为创作主体,可以是多方面的:既可以是美术书法的,也可以是其它艺术门类的,目的是展示我们地区、地域的文化氛围和特色,如出版一些具有花溪民族建设特色的影集,或者一些美术名家画花溪的作品集等等,让更多热爱这个地方的人有值得回忆的东西,同时也让没有来过的人从中认识花溪、了解花溪。”


  

【人物介绍】

张润生,1980年调入贵州国画院专门从事中国山水画创作。作品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第七届、第八届全国美展,首届全国画院双年展,全国山水画展及国内外各种展览。先后获得贵州青年美展一等奖,全省美展金奖。贵州省美展一等奖,华夏国际交流画展金奖,贵州省政府二等奖,贵州文艺创作二等奖,全国山水画展优秀奖、佳作奖。作品多次赴新加坡、美国、丹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法国等地展出。并多次发表于《美术》《迎春花》《国画家》《中国书画》《美术丛刊》《书与画》《贵州美术》《贵州画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政协报》《香港文汇报》和国内多种专业画集。曾被编入《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中国国画家辞典》《世界华人美术家大辞典》。


王忠才,1949年生于贵州省遵义市,自幼酷爱绘画,少年时跟随遵义市美协主席赵虹先生学习绘画,后师从贵州大学美术学院王振中教授、贵州画院张润生院长专习山水画。现为贵州画院一级美术师、贵州省中国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特聘教授、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中共贵州省人大书画院创作员、贵州省政协书画室创作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及书画室创作员、贵州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作品在省内外获奖、全国美展展出和入选。作品多次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作品被中国画院、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单位收藏。

记者:杨明妮   编辑: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