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消防构建多元化消防宣传格局 | 助推“打非治违”集中攻坚行动
自集中攻坚行动“打非治违”专项工作开展以来,贵阳市白云区消防救援大队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宣传基础、拓展阵地建设、丰富宣传载体,全面营造“人民消防”浓厚氛围。
凸显体系建设,坚持制度精益求“新”。
党委研宣议宣常态化。针对“打非治违”宣传工作,大队对人员进行了责任分工,采取AB角模式打造扁平化消防宣传调度指挥体系,明确了由大队主官宏观把控、分管领导管理调度、全体人员协同配合、责任单位同步响应、职能岗位组织实施的层级管理责任制,健全了职责分工、绩效考评、应急预案等工作制度。宣传岗位职能专业化。大队宣传人员秉持“作战+宣传”作战的理念,发挥大队消防宣传工作“中枢大脑”总调度作用,进一步拓展了宣传岗位职能,成立了由“主官+分管领导+宣传干部+宣传专员”等10余人宣传队伍。
凸显公众参与,敲门行动由浅入“深”。
敲“基层力量”之门。广泛发动乡镇(街道)、基层网格力量、社区民警、消防宣传大使、微型消防站队员、物业管理人员、消防志愿者、热心消防公益事业人士组成消防宣传队伍,在街道沿街门面、住宅小区、村居民自建房、“三合一”小型经营场所开展“敲门行动”入户发放消防宣传资料,悬挂消防宣传标语、张贴消防公益海报;利用全区1300余个应急广播系统大喇叭及疫情防控小喇叭、社区平安小喇叭、 社会单位应急小喇叭、景区广场音乐小喇叭、“村村响”大喇叭等宣传方式,落实“特殊关爱”“邻里守望”制度;以“五进”活动为主线,组织防火监督人员和消防宣传人员定期主动上门,通过开展“讲授一堂消防安全知识课,发放一批消防宣传资料,演示一次消防器材使用方法,组织一次灭火和疏散逃生演练,进行一次消防咨询服务”的五个一活动,实施消防安全精准宣传、针对提示、重点培训,持续提升优化消防宣传质效。敲“带头骨干”之门。大队联合区委党校,将消防课程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必训内容,深入开展党政领导干部消防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先骨干、后普及”等方式,持续强化区和乡镇政府分管消防工作领导,行业部门分管消防工作负责人,公安派出所民警,基层网格员,政府和企业专职消防队员,微型消防站队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人员“七类人员”培训,培养消防宣传“明白人”和“带头人”。
截至目前,共开展消防培训演练100余场次,培育消防“明白人”1300余人,培训沿街门店、“三合一”等小型经营性从业人员1.2万余人,开放消防站和科普教育基地接纳3000余人参观体验。敲“新兴平台”之门。以“全民消防安全学习云平台”和“消防志愿者平台”为抓手,大队将推广应用“两个平台”的注册与学习列为消防宣传重点工作,精准锁定目标人群,通过实地宣传、线上推行等方式,积极发动单位员工进行登记注册、在线学习、参与答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全员消防安全素质。并充分利用消防志愿者平台,持续拓展消防志愿服务阵地,发动群众广泛开展志愿活动,共同维护消防安全。目前已有3.6万余人注册全民消防学习云平台,消防志愿者注册人数2000余人,组织开展消防志愿者服务10余次,发放消防宣传资料2万余份。
凸显平台传承,传播阵地稳中求“变”。
借力媒体推广矩阵。打非治违以来,大队联合媒体开展隐患曝光23家,共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省、市级媒体刊播宣传报道100余条,推送消防提示短信4万余条。借助公共平台阵地。大队全天候开启流动宣传课堂,并创设公交消防宣传角,切实打造影响面广、形式新颖的社会化宣传阵地。借助辖区视频和楼宇电视、单位LED显示屏、户外显示屏每日滚动播放日常消防知识标语、防火提示达10000余条次。依托互动体验载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消防科普教育馆、消防主题公园、消防站等固定宣传阵地作用,邀请企事业单位员工、中小学、幼儿园师生、社会群众等社会各界走进体验点(消防体验馆),了解、学习、体验消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全民自防自救能力。
信息来源:贵阳市白云区消防救援大队 通讯员: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