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五一游】来赤水探幽,让心灵“打个盹”(三)~

文体旅事业部 | 2023-04-28 18:02

NO.1 来赤水,体验非遗的魅力

“非遗”,作为一座城市的缩影,每一座城市都拥有的独特文化。为城市留住非遗技艺,为孩子铭刻乡愁记忆,传承发扬文化瑰宝,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赤水,便是这条路上的行者!

赤水河流域,不仅孜孜哺育着两岸人民,更是在年逾千年的岁月中,孕育出无数璀璨文化,赤水独竹漂便是其一。

时光漫漫,经过两个甲子、五代传承的赤水晒醋,已成了赤水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一棵遍布赤水、平平无奇的竹子,在手工艺人编织下,形成一件件精美绝伦、极具价值的工艺品。书法、字画,制成精致花瓶和茶具,都能用赤水竹编技艺演绎别样风采。

一说到古色古香,赤水油纸伞肯定是代表之一。

随着汉服运动的兴起,油纸伞多次呈现在人们眼前。一把油纸伞集合了濒临失传的手工艺、文人墨客之书画和富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典雅造型,古朴怀旧,精致唯美,是一件高雅的艺术品。

NO.2 来赤水,做一个快乐的吃货

不论是春笋炖腊猪脚、胆水豆花饭、糊辣壳面、竹筒饭……每一口都包含着浓浓的乡情。

食物给人归属感,赤水街头的美食尤甚。

来赤水第一站,一定要吃一碗热乎乎的煳辣壳面,感受赤水码头的烟火气,耳边仿佛又响起了一声声洪亮的船工号子。

当下的赤水,处处流行的围炉煮茶、围炉煮酒早已不是新鲜事,呼朋唤友围炉而坐,一份叉洋芋,再辅以春日山野的馈赠,或清汤,或卤煮,烩成一锅日常,伴着欢声笑语,享受的何止一份美食!

黔人虽重辣,但到了春天可以不吃辣椒,也必吃进嘴里的一道美食便是——春笋炖腊猪脚。

还没露头只是拱出土包的春笋是绝佳鲜野之味,年前就备下的腊猪脚更是风味十足。吃上一口笋,野鲜味扩散开来,仿佛和春天才算是来了次正面相逢。

作为饮食偏好比较老派的赤水人,特别喜欢那些有点年岁、比较传统的食物。

胆水豆花饭是赤水的传统民间美食,甚至可以称得上历史比较悠久的“商务简餐”,深受行商过客、马帮、纤夫所喜爱。

竹筒饭已慢慢退出了城里人的餐桌,所以现如今来到赤水,食客们总是要吃上一道这里的竹筒饭以慰藉食欲。

华灯初上,赤水的夜晚,空气中已经弥漫出诱人的味道。在这里的宵夜一条街上,最具特色的就是豆花烤鱼。

豆花的朴实无华加上赤水河鲜,是众多美食爱好者的心头好。

素材来源:醉美遵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