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看中国·外国影像青年计划·贵州行”展映式举行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应邀出席
6月25日下午,2023年“看中国·外国影像青年计划·贵州行”展映仪式在贵州大学东校区慎思楼情景模式实验室举行。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何茂莉应邀代表书院出席。
本次活动共展映了七部纪录片:《独木龙舟》《蜡染之地》《别茶人》《聆听!我们的梦》《传承:纸短情长》《在银,在引》《笼鸟之乡》。它们是来自也门、孟加拉国、柬埔寨、越南、多哥等国的7名外方青年导演,在中方青年制片人的一对一协助之下,奔赴贵州黔东南丹寨、台江两地,围绕着“民居·民歌·民风”的主题,用心探寻贵州故事,用镜头记录黔地风采,经过十七天的时间创作完成。在创作的过程中,中外青年们将他们的所见、所闻、所听、所讲融合在短片之中,深入黔地,展现传统与现代结合、东方与西方交织的别样魅力,展现多姿多彩的贵州人文风情,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动底色。
贵州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贵州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吴斌,贵州日报报刊社音视频编辑部副主任雨飞,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原副院长、二级教授贺祝平在点评时指出,七部纪录片风格各异,精彩纷呈,手法朴实,情感细腻,表现了外国青年对贵州民族文化的独特理解。
展映仪式上,还放映了活动纪录片《一路向“黔”》,回顾了中外青年的创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向云驹表示,贵州文化绚烂多姿,创作题材丰富,7位外方青年导演努力探寻丰富的人文景致,在中方同学的配合下共同书写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贵州故事,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贵州大学传媒学院副书记康莉说,“‘看中国·贵州行’活动不仅给中外学生提供了沟通交流的机会,还让更多的传媒学子切实参与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实践中。”
“看中国·外国影像青年计划”是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旨在通过外国青年的独特视角,展现中国的质朴与繁华、古老与时尚,从而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中外青年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交流与合作。2023“看中国·贵州行”由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贵州大学传媒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联合承办。这也是“看中国·外国影像青年计划”第四次走进贵州。
新闻背景:2023“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贵州行”启动仪式于6月9日在慎思楼情景模拟实验室举行。在2015年活动中,贵州大学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2016年及2018年,两次活动均由贵州大学承办并在中国文化书院启动。
2016年“看中国”活动由22个国家的100名青年落地13个省、市、自治区并在中方青年志愿者的协助下,拍摄以“风采·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短片。其中,“贵州行”由英国青年代表与我校志愿者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开展为期18天的拍摄活动。
在2018年的“贵州行”活动中,10位来自新加坡、黎巴嫩、爱沙尼亚、印度尼西亚的青年朋友们在我校大学生志愿者协助下,围绕“生物·生态·生活”年度主题,分别前往贵州省安顺市、开阳县、紫云县和花溪区等地进行为期17天的拍摄工作,最终呈现10部纪录短片。
项目自2011年启动至2018年,已组织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印度、新加坡等49个国家的405名青年参与,创作的作品共获60余项国际奖。
至2023年,“看中国”已走过十二个年头,邀请了来自五大洲101个国家的895名外国青年以及来自全国37所高等院校的1400多名中方志愿者,共完成记录短片854部,获得国际奖项157余项,成为中国故事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
图文:传媒学院 娄菲 崔劲松 中国文化书院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