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绣娘” 巧手技艺:陆永江和她的侗族刺绣

文体旅事业部 | 2023-05-05 17:1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妇联关于推动贵州妇女儿童事业在乡村振兴中开新局实施方案》精神,推进锦绣计划深入实施,促进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探索依托多彩民族文化和妇女特色手工技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推动“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通过妇女特色手工技艺实现就业增收、创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巾帼力量。2023年1月起,贵州省妇联发展部与贵州广播电视台文体旅事业部联合推出“贵州绣娘”宣传专栏,对全省积极参与锦绣计划中特色手工技艺高超,并在群众中有带动力、影响力和公认度的“贵州绣娘”进行宣传报道。发挥“领跑者”的带动性,促进贵州省妇女就业创业,有效助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侗族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陆永江

· 陆永江,侗族,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永从镇上寨村人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 共青团中央十八届委员

侗族刺绣,是一种用引针穿刺,将彩色丝线或棉线缝在织物表面,构成各种花纹图案的工艺技法。这种工艺技法不受底布经纬组织的限制,可以较为自由地发挥技艺者的构思和创新的艺术才能。侗族刺绣色彩鲜亮,造型大方,讲究严格的对称,图案因绣线堆积而高出绣面1-2毫米,呈现出立体浮雕感。历经作模、打面浆、粘布、拟模、贴面、镶边和绣花等数十道工序。制作一件完整的盘轴滚边绣往往要花一年左右时间,做出一件完整的作品要花几年的时间。

与侗族刺绣结缘的,是来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陆永江。她是黎平县永从镇上寨村人,也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服饰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先后荣获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老区脱贫巾帼建功”表彰奖、“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等荣誉称号,2021年2月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3年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陆永江的母亲是镇上有名的刺绣大师和侗族歌师,自小受到母亲的熏陶,耳濡目染使她对民族刺绣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步入大学的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设计类的专业进行学习。勤劳朴实的陆永江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钻研刺绣技艺中,她顺利接过母亲的班,创办了黎平县彦婷手工刺绣坊,建立了刺绣基地7处,并带动了1200位农村妇女就业脱贫。

以针作画、以线寄情,陆永江以一颗“继承发扬侗族刺绣”的初心带领着身边的群众增收致富,她不仅使濒临失传的侗族刺绣技艺得到传承,还将侗族刺绣产品远销英国、法国等地,将刺绣这一侗族古老的手工艺术变成了真正的致富产业,实现了从民族文化到“指尖经济”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