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金融向善 浙商银行贵阳分行暖心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为充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体职责,帮助社会公众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识和技能,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近日,浙商银行贵阳分行扎实开展了系列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把暖心金融服务送到广大群众身边。
服务社区居民,提升金融获得感
“去便利店买东西,被告知拒收现金,怎么办?”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如遇拒收行为,可以通过12345、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
浙商银行贵阳分行金融服务志愿者走进警苑社区,向社区居民开展金融服务送温暖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结合典型案例,为居民解释常见“非法集资”和“电信诈骗”骗局,让大家深入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切实提升防骗意识,守住“钱袋子”。同时,志愿者们对社区民众提出的现金支付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并告知社区居民遇到现金拒收行为时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培育金融意识,提升金融素养
“同学们,请问识别假币有哪些手段?”
“一看二摸三听四测。”
浙商银行贵阳分行金融服务志愿者走进长顺县广顺镇花红小学,开展“一行一校”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利用知识讲解、趣味问答等形式,从“人民币小知识”“存款保险小知识”“征信小知识”“防诈骗小知识”等方面,为孩子们开展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重点向孩子们普及什么是征信、什么是存款保险,如何爱护人民币、识别真假币、理财和防范电信诈骗等,并通过有奖问答的方式,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成果。在活动中增强同学们对金融知识的认知,让金融知识走进校园,为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打下基础。
树立理性观念,正确理财消费
“朋友推荐投资NFT,靠谱吗?”
“虚拟财产投资往往具有较高风险,一定要审慎。”
浙商银行贵阳分行金融服务志愿者利用篮球联谊赛的机会,向参赛队员们解析了虚拟财产投资骗局的常见形式及手段,引导青年们自觉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守好自身“钱袋子”。同时还引导青年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过度消费和盲目借贷。
正规渠道维权,抵制非法代理
“我对办理信用卡有逾期征信记录有异议,找中介帮忙维权可行吗?”
“征信修复多是骗局,既不靠谱还可能涉嫌违法。”
浙商银行贵阳分行金融服务志愿者走进贵阳市南明区云景科技公司,为企业员工带去减费让利、普惠金融政策咨询解答等金融顾问服务,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为员工普及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活动现场,有员工提出征信受损后如何修复的问题,志愿者立即向其普及了征信知识,引导其理性维权,抵制非法代理维权,合法合规维护自身权益。
防范非法集资,避免投资陷阱
“宣称高回报低风险的项目,往往是非法集资...”
浙商银行贵阳分行金融服务志愿者走进花果园兰花广场,开展2023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日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积极向过往群众讲解非法集资的定义和本质,引导群众准确区分非法金融和正规金融业务的区别,并叮嘱大家牢记“四看、三思、等一夜”防范口诀,主动抵制高收益低风险诱惑,守好钱袋子。
下一步,浙商银行贵阳分行将坚持“金融向善”的理念,常态化、多样化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活动,扎实推进金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