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荡漾系列直播助推全民阅读!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长篇力作,采用单元式叙事的方式,讲述血液科医生黄栀子、夏曦、陈蕴竹等人与血液病人之间发生的故事。作者一直对贵州这片热土充满眷恋,《血液科医生》中巧妙融合了贵州织金和习水等地文化风俗,通过这本有影响力的作品把多彩贵州推荐给全世界的读者。”
书漾读书会直播间里,书漾小伙伴正熟练地举着作家肖勤的《血液科医生》向观众推荐,时不时回答弹幕里各样的提问,在堆叠的书籍簇拥中侃侃而谈。短短的十余分钟内,以高度概括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图书内容介绍给直播间的观众,向广大读者推荐贵州的好作家和好作品。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作家的创作方式、出版行业的内容生产方式、读者的阅读习惯都在发生深刻改变。越来越多实体书店、图书商家、出版社和知识创作者在电商中悄然转型。短视频直播持续为图书销售增长、全民阅读注入活力,推动出版行业向暖、向新发展。
“从来没有想象过有一天会在手机上、在镜头前向读者推荐好书。”书漾团队最开始是抗拒的,但工作任务已经落到了肩上。对于常年与纸质书籍打交道的这一群人来说,当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成为他们的新阵地时,口头上的胆怯,也挡不住眼睛里跃跃欲试的光。
在摸索中前进,书漾邀请到作家、行业大咖、出版人甚至是普通的阅读爱好者来到直播间,让读者对书籍创作原因、意义、品质等了解得更加全面。书漾直播荐书没有所谓的直播技巧,鲜少出现喊麦似的倒计时,也没有让人心跳加快的紧迫感,更像是一场知识分享会,在有问有答、有说有笑中不知不觉地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张婷一直秉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理念,认为读书应该对读者的心灵产生积极正向的引导,而不是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书漾第一期向读者推荐了杨珂、宋晓璐合著的绘本《稻花鱼》,这条孕育于贵州稻田中的鱼儿,带着苗族天、地、人和谐共处的农耕智慧,游进了读者心中,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第二期,张婷与徐圆圆分享到《读图识中国》《我与地坛》《古文观止》等书目,打开孩子阅读之门、启智增益。第三期,书漾邀请到戴婵、李满慧、何欣、温璨宇等主播,分享他们正在阅读的好书或想要开启的新书,谈谈他们心中的阅读之美,黄灯《去家访》《我的二本学生》、杨素秋《世上为什么有图书馆》、罗振宇《阅读的方法》等佳作在此次直播中得到了重磅推荐,参与观众数量超过了3000人。
大量读者涌入直播间参与互动,用献花、点赞等方式为书漾呐喊。书漾团队通过实战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对直播荐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圆圆说:“直播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新模式,它让更多有深刻思想的传统纸质书籍回归到读者的视野,为作者、出版商、读者打造了一个情感的‘会客厅’,也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着书漾推广全民阅读的理念,在交流中加深对阅读的感悟。一方面,它以立体化表达和强交互性,为图书销售开辟了新的渠道,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和购买图书。另一方面,直播间幻化成讲台,卖点成为知识点,用文化素养包裹货品的讲解方式点燃了无数读者的浓厚阅读兴趣。”
在短短三场直播中,书漾内部达成了一种默契和共识:对图书主播的要求不仅仅是良好的表达能力,还包括广阔的知识视野和高文化素养。主播需要向观众展示对图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确保每一本图书都能传递知识、启发思考、丰富精神世界。书漾办公室主任张成益多次强调:“比起热销榜大热门,书漾想让更多人看到真正的好书。书漾的理念是既满足市场的需求,又绝不能牺牲内容的深度。‘内容为王’永不过时,只有内容与制作均为上乘的书籍才能赢得口碑并创造经典,无论在传统渠道还是直播平台,都会经久不衰。书漾荐书努力使图书既畅销又长销,为大众提供更多精神食粮。”
直播为书籍插上了翅膀,让书香从线下到线上四溢开来。推广全民阅读,让更多的人从阅读中受益是书漾读书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书漾直播荐书的目标和动力之所在。作为贵州全民阅读推广的代表品牌,无论是线下推荐纸质书籍、权威官媒“动静荐书”书评,还是新开辟的直播荐书渠道,都是书漾对当下“快”与“慢”的重要思考。能疾能徐,从容有度,方能成就书漾读书不一样的未来。
作者:戴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