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黔教育协作帮扶:扶智更扶志
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粤黔协作以来,广东真情实感在教育领域帮扶贵州,十三五期间,近400名校长、教师来贵州支教。扶出了学生的智力,更扶出了孩子们的志气。新一轮的教育帮扶启动,又有不少广东教师接过接力棒,来到贵州的山乡继续教学。
早晨8点50分,在湄潭县茶城小学四年级四班,来自珠海的龚晶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湄潭县茶城小学学生 周应烁
湄潭县茶城小学学生周应烁告诉记者:“龚老师讲课很有趣,知识点很多,我们都喜欢听,而且很喜欢她。”
出生于1995年的龚晶,研究生毕业后,进入珠海市斗门区第二实验小学任教。今年4月,珠海与遵义确立结对关系后,她主动请缨到遵义支教。8月21号,包括龚晶在内,来自珠海26所学校的32名教师抵达遵义,分别前往对口协作的8个县(市)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
珠海市斗门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龚晶
珠海市斗门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龚晶说:“把备课的精准性做好,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在课下,我希望以建立一对一的师徒小结对的方式,让基础好的、底子比较足的同学去带动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
普定县第七小学位于易地扶贫搬迁小区旁,40%以上的学生来自安置点,从广州花都区来的老师罗洁珍正在给孩子们上英语课。
普定县第七小学学生 赵咏琪
普定县第七小学学生赵咏琪告诉记者:“罗老师教我们的时候会加一些手语,让我们更感兴趣,课堂上也会更活泼一些,让我们能更了解,更能记得住。”
缘于广州市花都区与普定县建立的结对帮扶关系,罗洁珍和另一位广州老师9月3号到达普定,将在这里开展为期半年的教学。
广州市花都区教师 罗洁珍
广州市花都区教师罗洁珍说:“接下来我会从我们教师团队的建设出发,开展家长团队或者一些团队的活动,去提升一些家长意识。”
普定县第七小学校长 贺圣益
“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有方法“,普定县第七小学校长贺圣益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会和他们共同沟通,和他们一起制定一些帮扶方案、措施,真正发挥帮扶的作用。”
新旧帮扶老师接力,让贵州的孩子源源不断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自开展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以来,广东选派398名校长、教师赴贵州支教,接收贵州1311名教师赴粤跟岗锻炼。广州市还安排1014所优质学校以“一对一、一对多、集团对集团”等形式,帮助毕节市1900多所学校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帮助黔南州502所学校实现镇以上中心校全面结对。
不仅投入老师、投入人才,广东还拿出真金白银进行教育帮扶。投入黔南州2亿多元、毕节市3亿多元建设和改造学校。得益于此,黔西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锦绣学校,去年5月建成投用,1700多名搬迁户子女全部实现就近入学。织金县羊城中学、纳雍县天河实验学校、瓮安县广州海珠小学等也先后建成投入使用。
黔西市锦绣学校校长 洪亮
“广州还派三名优秀教师到我们锦绣学校帮扶指导,为我们锦绣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新理念、新思想。”黔西市锦绣学校校长洪亮告诉记者。
职教帮扶、组团帮扶,互联网教育帮扶。通过一系列真心真意的措施,贵州的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其中,毕节市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分别比2018年提高1.21和1.98个百分点,录取清华、北大19人,比2018年增加13人,创历史新高。黔南州首届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黄埔班、越秀班高考本科上线率超过90%,创历史新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一轮的粤黔教育对口帮扶再启动,让更多贵州孩子拥有了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