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黔协作再深化 共绘振兴新图景

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 | 2025-04-17 12:51

2025年4月16日下午,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南工作组一行35人深入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围绕东西部协作项目实效、红色资源开发及乡村振兴实践展开实地调研。此次活动由工作组统筹组织,黔南州各县协作组负责人、广州对口支援挂职干部共同参与,旨在以调研促协作,推动粤黔两地资源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调研首站聚焦麻万镇产业协作项目。在2024年拉林村壮大村集体经济设备采购项目现场,贵州法拉第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江平详细介绍了东西部协作资金的“乘数效应”:270万元协作资金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项目投用后,企业产能显著提升,同步创造250个就业岗位,当地群众年均增收达5万余元,走出一条“就业增收”的产业协作新路径。

在麻万镇麻抹社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红色麻抹·抗战古桥”项目成为粤黔文旅融合的缩影。社区党总支书记岑义学介绍,通过整合粤黔协作资金,当地创新打造“红色研学+电商服务+生态观光”多元业态,2024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7万元,村民依托油桐种植、农家乐等实现多渠道增收。红色资源与绿色产业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独山小组负责人在调研中指出,2024年独山县以“科学规划、产业赋能、利益共享”为路径,累计整合各级资金1284.5万元(含广州财政协作资金152万元)推进红色村庄建设,构建“1+2+N”产业体系(即1个核心红色文旅项目、2大特色农业产业、N项配套服务业),直接带动百余名劳动力就业,实现村级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提升”。

活动最后,调研团参观深河桥抗日文化园。这座自2003年启动建设的红色地标,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210国道、贵新高等级公路穿园而过),已成为集爱国主义教育与文旅融合发展于一体的示范基地,生动诠释了“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

 此次调研全面展现粤黔协作的多维成效:产业协作上,通过“资金注入+市场对接”,推动磁性材料、电商物流等产业提质增效;文旅融合中,深挖红色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模式;民生保障领域,从基层设施建设到农产品供应链完善,协作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随着长效合作机制持续完善,粤黔两地正以实干书写东西部协作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