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线丨让音乐启蒙变成“糖纸”的魔法
上个月,杭州剧院一场《菊次郎的夏天》音乐会,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爱的暖流。杭州小观众与爱乐汇轻音乐团的这一次“双向奔赴”,变成全网热搜。
眼下,随着亲子观众群体文化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各式各样的儿童音乐会应运而生,层出不穷。仅仅这个月,从大麦网的数据来看,杭州光是以宫崎骏作品为主题的音乐会就多达7场。久石让、宫崎骏、哈利波特等大IP的影视音乐会,就像是引导孩子们进入高雅音乐殿堂的敲门砖,甚至是他们人生中聆听的第一场音乐会。欣赏古典乐,还需要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直以来,1.2米的身高是挡住孩子们进入专业音乐殿堂的红线。由于小朋友的定力稍差,专业音乐会持续时间又较长,不论是出于维护音乐厅内秩序还是保护孩子的目的,此规定都延续了很久。
如今,西方国家的不少剧院、音乐厅以及乐团都在培养年轻观众上下足了功夫。纽约爱乐乐团推出了分别面向6岁以上和3-6岁孩子的两种音乐会,形式由乐团和幼教专家共同设计,帮助孩子对音乐产生兴趣。伦敦著名的威格莫尔音乐厅,每年还特别安排了众多的儿童与家庭项目,并且根据孩子的年龄进行有针对的设计。
美育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离不开每一次的“精准滴灌”。这也是高雅音乐普及该有的姿态,以小朋友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输出,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享受到从被动灌输到主动体验的过程。
(内容源自杭州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