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习水站)|回望四渡赤水与不朽的红军精神

贵州省体育局 | 2025-11-17 14:44

在贵州习水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历史的回响从未远去。11月16日,在2025年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习水站)开幕仪式上,四渡赤水纪念馆红色文化讲解员高红芳带来的《四渡赤水出奇兵》讲解,让现场观众重温革命岁月,感受信仰与初心的力量。

高红芳声情并茂讲述,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她重点讲解了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这一光辉战例,特别是土城作为一渡赤水关键渡口的战略意义,深刻揭示了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的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人的指挥下,面临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形势万分危急。位于赤水河畔的土城,成为红军命运的第一个转折点。在土城战役后,红军果断改变了原定北上计划,于1月29日从土城、元厚等渡口西渡赤水河,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史诗序幕。

高红芳动情地讲道:“当时敌我力量悬殊,红军身处绝境。选择从土城渡河,是一次临危受命的战略转移。这一渡,渡出了机动与灵活,避开了敌人的锋芒,为后续的奇迹奠定了基础。”

四渡赤水,并非简单的四次渡河,而是一场环环相扣、谋略深远的“运动战”典范。在毛泽东“神来之笔”的指挥下,红军在川黔滇边境的万山丛中,与敌人展开了一场高超的机动周旋。

一渡赤水,作势北渡长江;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取得遵义大捷;三渡赤水,引敌西进;四渡赤水,主力则南渡乌江,兵逼贵阳,最终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合围。红军像一条游龙,在赤水河两岸来回穿梭,将敌人拖得疲惫不堪,晕头转向,彻底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这场战役,是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也是世界军事史上备受推崇的经典之战。

故事讲毕,现场听众无不为之动容。那段峥嵘岁月里,红军将士们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智慧,才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每一渡,都浸透着先烈的热血与汗水;每一步,都关系着中国革命的生死存亡。渡赤水战役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战役是我平生得意之笔。

习水县就是“四渡赤水”战役的主战场,红军四渡赤水,有三渡都涉及到习水。而土城又是四渡赤水战役的发轫地,为了更好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四渡赤水这段历史,2007年7月,习水县政府在土城建成四渡赤水纪念馆开馆并免费展出,2020年升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建成开放女红军纪念馆。所以土城是革命老区,有着浓厚的红色文化。

赛事期间,习水县第五小学的党支部组织党员们参观了四渡赤水纪念馆,并在馆外合影留念,他们纷纷表示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党课。透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变得更加清晰可感。大家深刻认识到,我们今天和平、安宁、幸福的生活,正是源于革命先辈们当年的艰苦奋斗和英勇牺牲。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并向伟大的红军精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四渡赤水的历史,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将不畏艰难、团结奋斗、勇于胜利的红军精神传承下去,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