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幼专:提升“三个满意度”换来学生认可度

《贵州教育》栏目 | 2021-11-23 11:01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毕节幼专聚焦高质量发展和民生实事,通过解决束缚学校发展和学生反应最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以提升学生总体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三个满意度”为落脚点着力点,用心用情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用便捷、优质和个性化服务换来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

搭建各类平台,提升总体满意度

“馆藏图书不足30000余册,馆内设施简陋、空间狭小,图书内容陈旧、不适合专业学习需求,没有学习阅读的氛围……”这是学生们普遍发出的“牢骚”。

学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毕节幼专党委把学生普遍反映的阅读资源不足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列入校级层面“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投入830余万元全面改造图文信息中心,购置图书6万余册,设立独立的报刊及传统文化阅览室,全方位、多角度满足学生阅读需要。

如今,约4500平方的图文信息中心,是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宽敞的座位、丰富的藏书、色彩斑斓的桌椅,课余,师生们会情不自禁到里面坐一坐,看书、休闲、复习专升本或教师资格证考试。自开馆使用以来,每日进出馆学生人数达2200余人。

于此同时,新建成投入使用的学生事务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6个,为学生办理请假、资助、售票等事务提供便利条件。今年,学校与毕节市公交运输公司对接,在“五一”、“国庆”长假及暑假期间安排车辆到校运送学生,解决学生“出行难”问题,切实保障学生出行安全。

改善教学设施,提升环境满意度

“通过培训,现在教室里安装的“高科技”用起来得心应手,对我们的教学来说太方便了。”“以前不知道这个东西,太先进了,老师讲的知识有了更直观更形象的感受。”老师和学生们对新建成的全息教室很满意。

建设“智慧校园”是写入毕节幼专“十四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作为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实事,更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坚持信息化办学目标定位,以智慧校园建设为目标,积极发展“5G+教育”,推动信息化建设服务学校教学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工作,实现学校管理服务科学化、精细化、个性化和便捷化,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为在新生入学之前必须全面完成A1教学楼建设,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党委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争分夺秒抢抓时间,在9月中旬全面完成A1智慧教室建设,可供78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使用。

新建成的全息教室实现同步课堂课表、班级的风采风貌展示、满足大班授课需求、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融合、远程导播、校园网及公网直播分组教学、课堂场景打造等功能,是全省目前首个将全息投影技术运用到教学上的学校,有效提升了学校知名度,增强了学生幸福感和获得感。

贴心暖心服务,提升生活满意度

10月份新建成投入使用的第三学生食堂(勺园)是学生朋友圈、抖音和快手晒得最多的地方,成了学生“网红打卡地”,不仅因为东西好吃,关键还可以唱歌、跳舞、弹钢琴、抓娃娃、喝奶茶、看书。

“以后不需要进城了,因为我们就生活在城里。”“这才是我想要的大学,这才是毕节幼专该有的样子。”学生们的话语里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把解决师生“伙食差”的问题作为急需解决的重要事项,深入广大师生中就食堂饭菜质量、价位、服务质量等情况开展调研,收集到师生意见建议30余条,针对意见意见进行定向整改,开展食糖价格和卫生专项整治行动,督促质量差、口碑差、价位高的食堂业主进行整改。同时,加紧抢抓工期,建设第三学生食堂(勺园),确保2021年10月投入使用,可供2000余名学生就餐,解切实解决“伙食差”问题。

新建成的第三学生食堂,一楼大厅配置有钢琴,满足学生饭后娱乐;二楼设有图书室,满足学生饭后阅读;配有吊床、电视大屏等设备,为学生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

2021年10月,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有超过405万学生对自己就读的学校进行了实名评价,聚焦职教对各个地区职业院校的评价情况进行了统计,得出2021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满意度分地区排行榜TOP10。排行依据来自学生对本校环境、生活条件、教学设施等综合情况的真实感受,代表着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毕节幼专在贵州省高职高专满意度排行榜TOP10中位居第三,是全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唯一上榜的学校,体现该校“我为群众办实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