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复苏正当时|梵净山景区连续16日客满,人流恢复疫情之前水平

2022-08-05 18:54

进入七月以来,贵州多个景区出现了爆满现象,数据显示,黄果树景区日接待游客量均在万人以上,荔波小七孔上周游客量突破3万人,梵净山连续16天客满,人数达到的限流1万。随着跨省游的恢复、避暑游的火热,贵州旅游呈现复苏增长。记者实地来到梵净山、中南门等地,了解具体情况。

在贵阳北前往铜仁站的高铁上,列车长告诉记者,随着暑期的到来,平均入座率提升了50%以上。同时记者发现,即使是工作日上午,该趟列车入座率也达到90%以上,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铜仁旅游。

湖北游客涂晨娟提到,“整个贵州省都没有疫情,防疫政策的话就是48小时核酸,我们出发前都有做。”组团来旅行的湖南游客张江红准备去铜仁大峡谷,这是她来铜仁旅游的第三次,“气候很凉快,山山水水的还是蛮漂亮的。”

铜仁站副站长 陕全明

21.4万,这是铜仁站7月总共发送的旅客数量,与5月相比,增长了约87%,运输收入超过2300万。据铜仁站副站长陕全明介绍,特别是近期白天开出去的高铁列车,上座率基本都是95%到100%,“像我们每一个月应该会加挂40趟车左右。5月份上海的疫情逐步缓和以后,国家疫情防控政策更加精准了,给百姓降低了疫情防控的担心,让他们敢出门。贵州像旅客出站只要是符合健康申报通行的需求,可以在整个省内自由流动。”

暑期前,全国多地相继宣布恢复跨省游、行程卡“摘星”,让亲子游、避暑游等在这个传统出行旺季集中释放。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截至7月15号,以避暑为标签的贵州景区订单量环比上个月增长近一倍。

早上11点,在梵净山景区入口,记者观察到预检区已经排起了三条长队,每条队伍长度在80米左右,总排队人数超过700人,为了保证游客能有序游览,景区采取了分时段分流进入景区措施,同时为应对高温天气,现场还为游客提供了遮阳棚和降温风扇。

贵州武陵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陶花园

一票难求,再次出现在了梵净山景区,从7月21号起,梵净山景区门票都是提前两到三天售罄,据了解,在每天限流的一万游客中,有80%都是来自省外。贵州武陵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陶花园提到,“仅7月单月就达到22万游客,相当于上半年的两倍,已经完全恢复到了2019年疫情之前的水平。6月份的时候,省里和市里相继出台了文旅复苏的引流政策,比如说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全部免门票,到7月份全国疫情防控政策进行调控过后,跨省团队能够进入我们贵州,进入我们梵净山。”

7月份,梵净山景区收入超过4000万元。山上的门票经济火热,山下的民宿经济也持续升温,据江口县文旅局统计,7月共接待过夜游客18.55万人,同比去年增长23.89%。

广东游客卢艳来到铜仁后就直奔民宿,“感觉就算梵净山不去,来这里也不错了可以了。多一些比较有品质吃住的地方的话,对景点是一个带动作用。”

行驿云舍度假别苑民宿老板 钱江

行驿云舍度假别苑民宿老板钱江介绍,“在7月中旬以后,我们的入住率都能到百分之八九十。五六月份的时候,我们只达到30%,所以真的很艰难。我准备放弃已经坚持了6年的民宿,但是7月份看到情况有好转,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我喘过气来了。”

此外,铜仁的夜经济也在持续复苏,在刚刚获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里,记者发现,不少餐饮店的入座率都达到了80%。苗家人梵净药膳房老板谭林提到,“6月份明显地感觉到客人越来越多,基本上包房大厅全满的。每天能接待的客人至少是160人以上,营业额最少都是一万六七。古城对我们营销,把我们的特色菜推送。”

棉花糖小贩 雷远辉

记者还在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里发现了几家小摊,其中的一家棉花糖小摊,据记者观察,仅十分钟的时间里老板卖出了形色各异的六个棉花糖,不停有游客前来购买,老板的手也始终没有停歇。

棉花糖小贩雷远辉告诉记者,他一晚上能卖100多个棉花糖,人多的时候能卖200多个,“养家糊口,1个人赚钱养6个人,就靠棉花糖生意。”

7月,中南门游客数量达到了65万人次,平均每天超过了2万人次。景区的店铺营业收入总计达780万元,比5月增加100万元。铜仁市梵净古邑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英介绍,“6月份我们也投放了很多的大礼包,在梵净山的游客可以凭门票到我们中南门消费的时候,有一定的优惠的比例。”

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余晓松提到铜仁旅游已呈恢复性增长,“据我们文旅局的监测,朱砂古镇、苗王城等景区周末停车时爆满,石阡佛顶山温泉小镇也一房难求。”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贵州旅游协会副会长张晓松用“久旱逢甘霖”来描述现下贵州的旅游现状,“疫情以后,游客的旅游行为就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喜欢小众、自驾、亲子游。贵州现在是自驾天堂,避暑的天堂,从暑期开始一直到今年年底都是贵州旅游的黄金时期,所以一定要去抓住”,但是她也发现产品和产品之间,比方说景区和多样化的旅游村落之间的关联度还不够,“我们其实应该加强综合的立体的推介和宣传,这样游客就可以在一地多日的旅游中体验多样化的活动,而且游客的满意度和消费的性价比就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