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县以“情”“曲”“魂”三主题倾力 打造红色现场教学基地

贵州广播电视台音乐事业部 | 2023-02-22 20:38

1935年,中央红军在四渡赤水后西进云南,于4月10日至12日穿过定番县(现今惠水县),历时共三天时间,虽然红军在此处停留时间不长,但在惠水境内播种下的红色种子却根植在每个惠水人民的心中,为“好花红”一心向党的时代精神赋予了新的内容。

红军长征过惠水——民中村岩脚组红军宿营地

为充分利用好“红军长征过惠水”的红色资源优势,让更多的人铭记这段历史,惠水县深入开展调研、走访,以“情”“曲”“魂”三主题倾力打造“红军长征过惠水”现场教学点。

九龙村马门组红军烈士纪念碑

以红军广泛开展统战工作的为线,动之以军民鱼水之“情”。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政治时指出:“所谓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这大道至简的至理名言涵盖了我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核心主旨。定番县作为少数民族群居之地,红军在进入定番县城后立即开展起广泛的宣传工作,宣传队分头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在主要街口写刷了许多“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等宣传标语和布告,并在定番城天主教堂召开了群众宣传大会。会上,红军分析了国内革命形势,庄严宣誓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一时间,红军为拯救中华民族的政治主张博得了群众的阵阵掌声,以至于有两名红军在九龙村马门组因伤掉队后,当地的苗族同胞冒着生命危险为他们掩护疗伤,虽然两名红军终因伤病牺牲在长征路上,但是当地百姓为了更好地缅怀红军烈士,自发捐助修建了红军烈士纪念碑以供瞻仰,而路过定番县城便扩红34名、在民中村岩脚组宿营、百姓偷偷珍藏红军的政治布告等等事迹,如今看来,正是红军广泛开展红色革命宣传、统一战线活动的成果。

以红军自觉践行群众路线为题,奏之以军民一家亲之“曲”。

红军即使短暂驻足于定番,也依然严格恪守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当时百姓市场流通较为普遍的货币以银元或银币为主,而红军缺乏大量的银元以此来补充军队物资,便使用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苏维埃纸币(也称“红军票”)进行商品交易。由于红军强调公买公卖的工商政策宣传到位,也以深刻实践证明了“红军对百姓秋毫不犯”的原则,于是百姓放心地与之做起了交易。为了避免群众利益受损,红军主力部队通过定番县域后,二师政治委员刘亚楼率领的掩护部队到达定番城就张贴出布告并走街串巷通知定番百姓,凡持有苏维埃纸币的人可以到指定的地点兑换通用的银元。这一幕幕兑换银元的感人场景,这一张张“红军票”缔结的“红色契约”,不仅体现出红军恪守诚信、守信于民的优良品格,更践行了我们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省委组织部调研组莅临惠水县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调研

以红军为民着想全心服务为要,铸之以强基固本之“魂”。

红军长征过惠水,是惠水县特有的红色资源禀赋,打造红军长征过惠水现场教学点,是赓续长征精神,不断补足精神之“钙”,铸牢党性“灵魂”的具体举措。面临新的赶考之路,如何顺应新时代党校教育培训的新要求,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不断夯实党员干部思想之基,这就要求在凝炼现场教学主题上“下苦工”,在持续挖掘红军途径惠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播撒革命种子和尊重团结少数民族的故事上“见真章”,在充实完善现场教学内容和教学点建设上“出实招”,最大化发挥惠水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推动惠水县委党校党性教育作用向纵深发展。

供稿人 中共惠水县委党校 周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