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读字丨礼之始也,它是古时男子成年的标志

撰文:一凡 | 2024-12-06 20:49

冠,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尊敬,冠军、冠绝、勇冠三军……

冠者,礼之始也。男子成年需要戴“冠”,戴“冠”之后才有资格作为氏族的一员参加各项活动;皇帝戴“冠”叫做“加冕”,才算是正式掌管朝政;大臣“戴冠”,其品级等次都要在“冠”上体现出来……

图1:“冠”字的甲骨文写法

来看看“冠”字的甲骨文写法(见图1),下面是一个人,它的上面像是带了一个斗笠一样的帽子。这个“帽子”非常大,把人都罩住了,看上去比人还重要,这就是“冠”。因为,“冠”代表了等级。

早在周代,就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礼仪制度,叫做“冠礼”。冠礼非常讲究,只有贵族男子成年才能加冠,平民是扎布条。天子诸侯大夫加冠之后,还可以加冕。冕则是冠上的饰物,比如珠玉、玛瑙、珊瑚等。

图2:“冠”字的小篆写法

所以,通俗地说,加冕就是把象征王权的帽子戴到头上去。再来看篆书的“冠”字(见图2),就是由“帽子”“人头”和“手持”组成,这就很好理解了。

对于“冠”,我们最熟悉的词就是“冠军”。但是,这个词可不是有了竞技体育之后才有的。两千多年前的《史记·项羽本记》就有这样的记载:“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荣获“冠军”称号的人。

图3:“冠”字汉代的隶书写法

到了汉代,“冠军”一词继续沿用了下来。《汉书·霍去病传》记载,霍去病就以战功官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图4:“冠”字的魏碑写法

汉代以后,战功卓著的武将也都采用“冠军”为官衔。从魏晋起到南北朝,都设有“冠军将军”这一官衔。之后,人们也把冠、冕、弁、帻叫做“头衣”。所以,在“冠”字的魏碑写法上,“元”就被写成了“衣”(见图4)。

图5:“冠”字的字体演变

唐代,仍设有“冠军大将军”的官衔。到了清朝,护卫帝王的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领,也被称为“冠军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