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丨声音课堂【古诗词小学堂】今日小寒——元稹《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原创 | 2022-01-05 09:16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声音课堂》——《古诗词小学堂》,带你了解古诗词里的传统节气。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气——冬至。俗话说:“数九寒天”。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同时,小寒也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唐代诗人元稹《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在古诗中邂逅冬日最美的风景。
↓↓点击下方音频,进入上课时间!
【课堂笔记】
俗话说,“冷在三九”,“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小寒节气恰逢每年的“二九”或“三九”期间,其严寒程度真的是天寒地冻,北风怒号。
在很多地方,凛冽的寒风卷着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顿时天地一片银装素裹,纷纷的雪花拂去焦灼,阵阵的寒风吹走无奈。在古代,一首元稹的小寒节气诗,说出了这个节气的寒风与冷月。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在诗的后几句说的是,虽然是寒冷的严冬,但鸟类已经感知到自冬至以来,天地之间逐渐生发的阳气了。
随着天地间阳气的生发,大雁开始向北迁移,北方随处可见的喜鹊开始筑巢了,野鸡也开始鸣叫了。诗人用细腻的笔画,描绘出好一副冬季雪景图!
点击音频,感受诗意中的“小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