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也扶智!超1.7万个岗位!来看这个地方如何开展就业扶贫工作

数字频道 | 2020-11-19 16:35

治国之道,富民为实。要实现广大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富足的美好未来离不开稳就业的兜底保障。近年来,贵阳高新区以就业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深化就业服务,有序推进就业扶贫工作,累计为帮扶地区提供就业岗位17700余个,帮助纳雍县182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走上就业脱贫之路。

熊正国,来自纳雍,正是借助贵阳高新区就业帮扶的机会,得以来到贵阳高新区,成为大数据创客公园一名安保人员。

贵州天仁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熊正国:“我感觉很高兴,在这里离我儿子上大学(的地方)花溪又近,风景、人对我的状态我也很满足。就想在这里做了,不想到其他地方去了。”

熊正国告诉记者,如今的工作相比之前外出打工,不但工资相差不大,而且离儿子就读的贵州大学也很近,很方便就可以利用工作的闲暇去探望儿子。

贵州天仁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熊正国:“他学画画,听他说还想考研究生,买电脑。我在这里工作两个月就可以支出这个钱,给他买一台电脑了。”

通过多年来的努力,看到自己还能再出上一把力,帮到儿子通过读书改变“农村娃”的命运,熊正国对未来生活满怀着憧憬。

为了让熊正国能在高新区生活安心、工作放心,大数据创客公园还主动为熊正国在内的三名贫困人员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当中。

贵州天仁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项目部储备经理郭毅:“同事之间通过一些聚餐的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让他们切实体验到我们这里是一个大家庭的氛围。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的工作技能,对他以后再就业也是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

祝登举和妻子,同样来自纳雍,他们在高新区贵州智造大厦项目工地工作已经快半年时间。夫妻俩从放下农具走出大山到高新区打工,心里虽然多了一份对孩子和老人的牵挂,但是丰厚的收入却是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贵州智造大厦项目工人祝登举:“之前在家种点土豆、菜。一年(收入)千把块钱,不够用。在这里工资一个月6000多,两个人加在一起了12,000多,现在三个娃娃穿得好,玩得开心。”

中铝国际南方工程有限公司作为贵州智造大厦项目施工单位,在为来自纳雍的15名务工人员提供生活保障的同时,也会对他们给予一些额外的关照,组织开展一些针对性的讲座、实操培训,为他们将来谋取更好的职业做好技能储备。

中铝国际南方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童耀湘:“我们随着这个项目的建设完成,这些当地的用工会慢慢地减少,但是我们公司都有劳务用工建立的档案信息人员,我们在贵州地区包括贵阳市这边的发展建设,还是会同样启用这批劳务用工的工人。”

据悉,今年以来,贵阳高新区积极落实就业帮扶工作,多措并举帮助纳雍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异地扶贫搬迁户、边缘户三类人员、以及离职返乡农民工实现稳定就业。

贵阳国家高新区组织与人力资源部组织建设处处长黄昌荣:“为了保障纳雍籍人员在高新区园区企业稳定就业,我们组织了73家园区企业签订稳岗承诺书,做到不裁员,不降低工资标准,工资按时发放,确保稳得住、保脱贫、不返贫。同时我们也出台了相关的支持政策,对在高新区就业的劳动力给予一次性500元的补贴。”

正是得益于政策扶持和企业的支持,高新区就业帮扶纳雍县的成效才愈加显著。曾发贵,因为疫情影响,他在年初就辞掉成都的工作,来到高新区成为了中晟泰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而这,也给了他一个重新认识脚下这片土地的机会。

贵州中晟泰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曾发贵:“我没想到在贵州,设备还有技术这方面会这么先进、这么发达,跟外省沿海的技术都差不多了。”

截止目前,高新区号召区内企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7700余个,吸纳纳雍县182名劳动力到园区就业。在高新区,来自纳雍的就业人群获得了稳定的岗位,不错的收入,这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记者:汤春敏、周隆涛、虎俞均(贵阳台)奚波(贵阳台)